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228章 自助餐

第228章 自助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28章自助餐

明天到底做什么菜,怎么做,这是个问题。

虽说明天是考生专场,但吴铭不可能真的只接待考生,而将其他客人拒之门外。

事实上,吴记川饭现在的客流量已足够大且足够稳定,平时一到用餐高峰期就得排号入内,如果再加上考生,这得排到什么时候去了……

有时候,客人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幸好新招了两个员工,后厨倒是忙得过来。

问题在于,店堂只那么大,一共就六张方桌二十四条长椅,满打满算只能坐四十八个人。

除非,把乔家也收拾出来,充作临时的待客场所。

可店堂里的人手又不够,仅靠李二郎和张关索两个服务员,哪里应付得过来

回家后,吴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提高饭店的容量,又不会降低服务的质量和出菜的效率

还真有!

他忽然灵光一现,计上心头。

翌日。

吴铭到店时,三位厨娘正在洗漱。

自打用上了仙家药膏,何双双便感觉自己的脸蛋变得嫩滑许多,即便不施脂粉,也白里透红,水润光泽。

这当然是心理作用,她才用几天洗面奶的功效再强,见效也没这么快的。

纯粹是何厨娘底子好,平时又注意护肤,肌肤自然不差。

何双双不这么想,她甚至怀疑,若能日日以仙药洗面,或可青春永驻,容颜不老。

见灶房里还有沐浴露、洗发水、护发素等洗浴用品,她恨不得把家里的木桶搬来,以后便在吴记洗澡。

这念头只能在心里想想,灶房乃烹饪之所,在灶王爷眼皮底下泡澡成何体统

吴掌柜定会怪罪的。

吴铭吸了吸鼻子。

以前只谢清欢一人,气味尚不明显,如今三个厨娘凑在一处,清幽的香气便清晰可闻了,远比浴堂里提供的肥皂团香得多。

何厨娘家的肥皂团定然价值不菲,也不知道小谢有没有付钱……

洗漱罢,四人着手筹备早饭。

等肉行和鱼行的人上门送货,吴铭将列好的单子交给对方,让其补送些货来——吴记今日的客流量预计会翻个倍,往日的送货量显然不够。

“二郎,你拿着行头去木作坊买四张榆木方桌以及配套的长椅,要好点的。”

李二郎一怔,提醒道:“掌柜的,店堂里可放不下这许多桌椅。”

“放在乔家。”

吴铭接着吩咐锦儿:“待二郎买回桌椅,你俩把乔家收拾出来,今日的客人必定多过以往,咱得用两个店堂待客。”

“两个店堂……”

李二郎迟疑片刻,坦率道:“掌柜的,非是二郎推诿,实在是分身乏术,只某和铁牛跑堂,怕是兼顾不过来。”

“不必像以往那样跑堂,咱们今日做自助餐。”

自助餐最初特指西餐的一种就餐方式,厨师将烹制好的冷、热菜肴及点心陈列在餐厅的长条桌上,由客人自行取食,自我服务。

这一用餐形式在现代并不稀奇,但在宋代却是十足十的奇闻。

四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吴铭解释道:“自助餐无须伙计将饭菜送上桌,而由食客自行选取食物、饮品,然后或立或坐,自由地与他人一起或独自用餐,无论吃了哪些菜,吃了多少,皆按次收费。”

“哦……”

四人频频点头,神色却似懂非懂。

吴铭笑道:“等做起来后便明白了,总之,你和铁牛今日的首要职责是收钱和维持秩序,相较以往松快许多。”

“二郎省得!”

李二郎重重点头,其实他根本不省得,但他知道,只要照吴掌柜说的去做,断不会错。

于是拿了行头,径往木作坊而去。

吴铭也和老爸出门买菜,途中把这事一说。

吴建军哈哈笑起来:“你真行!照你这么搞,以后自助餐也要成咱们的传统文化了!”

顿了顿,又说:“那你不得多买些餐具器皿啥的饮料怎么弄你又不能把机器带过去……”

“餐具得买,饮料机用不着,只有一种饮品,拿一口锅装就行。”

“是什么,王老吉”

“怎么可能王老吉成本多高,不划算。弄一锅冰鲜柠檬水,我等会儿再做个小吃,足够了。”

来吴记用饭的食客,人均消费在五十文左右,那群书生也不全是富家子弟,因此自助餐的价格不宜定得太高。

吴铭认为七十文比较合适。

这个价位,他又不打算上预制菜,肯定得考虑成本,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学生都是饭量最大的群体之一。

至于菜品种类,吴记川饭规模尚小,不宜做太多菜,一来备料不便,二来店堂里也放不下。等以后做大做强了,再搞大型自助餐也不迟。

父子俩归来不久,李二郎也坐着太平车将桌椅拉到了店门口。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桌椅的品质不差,价钱自然不低,四套了足足十贯。

倒是无妨,等乔家升级成雅间,终归要添置。

李二郎和锦儿将桌椅搬进乔家,吴铭则回到厨房,马不停蹄地备菜备料。

今天的活计非常多,老爷子和老妈又不在,必须抓紧时间。

菜品昨天便已定下,大多是之前做过的菜,但有些是考生没吃过的,诸如酸菜鱼、盐水毛豆之类。

唯有一样新菜,准确地说,是新的小吃。

甭管是什么,但听得一个“新”字,谢清欢便嗖地凑至近前,见师父取出红和大米粉,好奇询问:“师父,这是在做什么菜”

“红凉虾。”

红凉虾是流行于湖北、四川及云贵地区的消暑甜品,由米浆和红水制成,因形似小虾而得名。

吴铭小时候没少吃这玩意儿,尤其是盛夏时节,放学后在街边摊个五毛钱嗦一碗凉丝丝、甜滋滋的红凉虾,不要太爽。

现在至少六块起步,如果加点水果,就得卖八九块。

这道小吃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做起来都非常简单,川渝地区通常会添加豌豆淀粉,吃起来口感更q弹。

“看好了,我只教一次。”

吴铭先熬红汁,没什么操作可言,就是把红和水同煮,煮至粘稠关火,倒入碗里晾凉,随后放冰箱里冷藏。

另取一碗,倒入适量的大米粉和豌豆淀粉,再添入清水搅拌至无稀糊状。

烧一锅水,等水面泛起鱼眼泡时倒入淀粉水,转小火边煮边不停搅拌,两三分钟后,就变成浓稠的糊糊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