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61再回长安(1 / 2)
第164章161再回长安
继承人的水准,关乎著臣民对这个政权的信心。
刘裕已经老了,拓跋嗣体弱多病,又常年服用五石散,也不像是一副长寿的模样。
他们属於现在,刘义真与拓跋燾则代表著未来,而且,这个未来不会太远。
拓跋燾能在抵御柔然的战事中有出彩表现,对於北魏君臣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
拓跋嗣当然要大肆宣扬。
“有佛狸坐镇北疆,朕无后顾之忧,夏人的妇孺、牲畜尽在前方,此战必破高平川!”拓跋嗣说罢,对眾人道:“班师以后,朕当建储,以佛狸为太子,诸位认为如何”
无一人反对此事,纷纷出言赞同。
拓跋嗣没有皇后,他迎娶姚兴之女,后秦西平公主,封为夫人,因铸金人不成,姚夫人不肯就任皇后,但却享受了皇后的待遇。
姚夫人没有诞下子嗣,哪怕按照汉人的礼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太子之位也该是拓跋燾这个庶长子的,更何况他小小年纪,就已经彰显了自己的不凡。
原时空中,拓跋燾被立为太子的时间很晚,他直至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也就是三年后,十五岁的拓跋燾才被封为泰平王,拜相国、大將军,监管国事,执掌军政大权。
当然,如今隨著刘义真的出类拔萃,拓跋嗣也急著將拓跋燾推向前台,告诉世人,南有刘义真,北有拓跋燾,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由於柔然已经退兵,拓跋嗣得以提速。
攻陷统万城並不能满足拓跋嗣,他还覬覦著高平川的妇孺、牲畜。
渭南,长安。
自刘义真离开柏谷坞后,六天时间转瞬即逝。
经过七百余里的长途跋涉,刘义真终於回到了他忠诚的长安。
“世子东出之后,又建新勛,下官为世子贺!”王修一躬到底。
刘义真翻身下马,把马鞭、韁绳都交给了臧质,笑道:“王公,你我之间,无需拘於俗礼。”
说著,他扶起王修,问道:“粮草筹措得怎样了”
为了供应刘义真的十万军民东出,几乎把长安府库的存粮都给掏空了,但刘义真离开柏谷坞时只带了回到长安的口粮,如今北上,自然需要王修为他筹措粮草。
“回稟世子,下官在民间征粮,京兆王氏、杜氏、韦氏等士族踊跃捐献,共计得到粟、麦等各类穀物三十万斛,隨时可供世子取用。”王修略带自得。
三十万斛,已经超过了雍州七郡一年能够收到的田租。
关中士族之所以如此积极,也是听说了河洛大捷,对未来的刘宋王朝更具信心,自然捨得加码下重注。
刘义真闻言,既喜悦,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