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的女友重生了 > 第147章 月色真美

第147章 月色真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147章月色真美

八月三十一日。

宁江禄口机场。

“因为宁江到我们的目的地没有直达的航班,所以我们要进行转机,先坐五个小时左右的航班到乌市,再从乌市坐一个小时的航班到阿勒泰地区,然后乘车前往目的地的瀚海乡。”

工作人员在候机大厅给几位学生们讲解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拍摄已经开始,但大家还有些困倦。

现在是早上七点多,机场人来人往,不少人看向这边,好奇是在拍什么节目。

陆白打了个哈欠,昨晚她倒是早睡了,但晚上睡了一会儿又醒来,发现自己生理期来了,还好她除了那次因为山洪受凉导致疼痛之外,其他时候都相对正常些,就是感觉腰有点儿酸,情绪不太提得起来。

“待会儿坐飞机可以睡很久,多休息会儿。”

周鹤鸣大方地牵着她的手说道。

跟随的摄像师立刻给到了两人镜头。

经过昨天下午的vcr拍摄,周鹤鸣已经大致习惯了摄像师跟拍的状态,大部分时候当做他不存在,不会刻意去看镜头。

说是到时候有些场景还需要他们自己挂着运动相机拍摄,还特意教了他们相关的使用方法。

“机票的话.我俩好像是左边靠窗的三人座,还有一位不知道是谁”

周鹤鸣瞥了眼机票,看向与自己隔了一个陆白的程霜降。

她正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写些什么,偷瞄一眼,似乎是备课笔记。

感觉只有她是真的想去支教的。

她依旧用的是左手拿笔,右手的那串手链,映照着外面停机坪照进来的阳光,显出朦胧的感觉。

不过她写到一半就停下了笔,揉了揉自己的小腹部,抿了抿嘴唇。

过了一会儿,将笔记本暂时放进包里,起身。

“我去一下洗手间。”

她笑着对跟拍的摄像师说道,随手拿起了节目组发的,有赞助商logo和他们各自名字的保温杯。

这种自然不会跟拍了。

旁边,向云朗有点儿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向同学是第一次坐飞机吗”

一旁的季雁时见状,搭话道。

“呃,是的,之前都坐的火车。”

向云朗坦诚点头。

“我昨天好奇查了下大家的老家,从向同学那边坐高铁到宁江要十个小时吧,好久啊。”

季雁时感慨道。

“.其实我坐的是k字的火车,要二十多个小时,然后这个只是从省会到宁江的,从我的老家到省会还要辗转一段路。”

向云朗略显尴尬地解释道。

他想了想。

没把自己买的是坐票的事情说出来。

“啊,不好意思。”

季雁时家庭条件还不错,没切真感受过穷人的生活。

“那去了那边,感觉向云朗会如鱼得水,很适应。”

坐在季雁时另一边的柳寻竹笑道。

“.还好吧。”

向云朗不知道柳寻竹是在调侃自己,还是真的这么认为。

节目才刚开始,好像火药味就已经出现了。

周鹤鸣将视线从这三人收回,想了想,从包里取出两包冲泡的红枣枸杞姜水和保温杯。

“我去打个热水。”

他起身,对陆白和摄像师说道。

来到洗手间附近的热水间,他拧开保温杯,将一包姜水撕开,放进去,用热水冲泡。

等待了一会儿,他看到程霜降从洗手间走出来。

揉着小腹部,脸色有些苍白,视线低垂。

果然。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别的,程霜降和陆白的生理期同一天来了。

“这个给你。”

周鹤鸣的声音让程霜降抬起脸,同时看到他手里的姜水。

“.嘿嘿,阿鹤你真会关心人。”

她接过周鹤鸣递来的姜水,仔细端详。

“不舒服的话就说,节目组应该会考虑到的。”

周鹤鸣将自己手里的保温杯拧紧。

“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嘛,而且今天都是旅行,多睡一会儿就好了。”

程霜降将姜水包装撕开,倒进杯子里,盛了热水。

“不过这个水你待会儿要让阿白快点喝掉,不能带上飞机的,会因为气压的变化溢出来。”

她看着周鹤鸣手里的保温杯。

“.好的。”

周鹤鸣瞥了眼她连衣裙的胸口,银质的挂坠正佩戴在那里,让周鹤鸣想到七夕那天。

“好啦,你快回去吧。”

见他还愣在原地,程霜降催促他离开。

“那你呢”

周鹤鸣反问。

“我待会儿再回去,咱们错开时间,免得大家误解。”

程霜降莞尔。

“毕竟我要扮演的是一个爱而不得的人设,要是和阿鹤你这么偷偷摸摸在镜头之外私会,不就违背剧本了嘛”

周鹤鸣一怔。

“嗯,我知道了。”

他拿起保温杯,回到座位上。

“给,这是红水,喝了会缓解一点儿。”

打开已经冲泡好的水,周鹤鸣稍微吹凉,倒了一杯到杯盖里,递给陆白。

节目组的镜头自然捕捉到这一幕。

陆白接过,没有急着喝,而是双手捧着,似乎在感受其中的温度。

程霜降这时候也拿着保温杯坐回来,她随意拧开盖子,淡淡的红水香味飘来。

陆白瞥了眼身边,正在小口啜饮的程霜降。

“鹤鸣真贴心哦。”

她露出笑容,也尝了一口杯子里的水。

很甜。

又带着一点儿姜的辛辣味。

结果。

第三个人是程霜降。

周鹤鸣觉得,多少有点儿剧组的安排在里面。

于是,就像那时候从蓉城回江城,三个人坐在了一起。

靠窗是陆白,中间是周鹤鸣,旁边是程霜降。

喝了水,又在生理期,再加上飞机气压的变化,脖子上挂着靠枕的陆白很快就睡着。

其他几位学生,除了坐在另一侧的窗边,正好奇打量外面云海的向云朗,其他也都已经困倦入睡,连工作人员们,在最开始拍摄了一下他们坐飞机的镜头后,都坐了回去闭目休息。

周鹤鸣其实也有些困倦,挂着和陆白同款靠枕的他打了个哈欠。

他翻看着工作人员给他发的行程安排小册子。

为期一个月的综艺,其实大部分都是重复的上课,换句话说,他们真的是去认真支教一个月,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作秀。

其次,会有当地的教师配合,指导他们,担任类似领队的角色,带着他们体验当地生活,感受文化风土,也有休息日会去附近的景点旅游,作为文旅宣传。

最后,其实综艺还有个演播室,节目组将他们的经历拍摄剪辑完,会播放给演播室里的三位明星嘉宾观看点评,这全部都剪辑收录,才是完整的综艺节目。

节目从九月中旬开始播,大概是他们已经上课两周的节点,然后一共八期,一周两更,更新到十月中旬。

周鹤鸣记得他和陆白的网剧也差不多是九月中旬开播,应该差不多正好能赶上。

这时。

右边,似乎因为不舒服而闭目养神的程霜降,也陷入了沉眠,她的脑袋靠过来,抵在了周鹤鸣的肩膀上。

周鹤鸣一僵,下意识瞥了眼身边的陆白。

陆白睡得正香,丝毫没有醒过来的征兆。

周鹤鸣想了想。

他轻轻摇晃了一下程霜降。

“.怎么了,阿鹤”

程霜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睡眼惺忪地仰头看着周鹤鸣,她的双唇映出淡淡的粉色,像是可口的水果软。

“这个给你。”

周鹤鸣把自己的靠枕取下来,就这么套到了程霜降的脖子上。

“靠着它睡会舒服一些。”

程霜降捏了捏靠枕。

“有阿鹤的气味。”

她笑了笑。

“那你呢,直接靠着不舒服吧”

“我还好,男生没那么多讲究。”

周鹤鸣指了指一侧,向云朗就这么靠着机舱的内壁睡了过去。

“那就,谢谢阿鹤啦”

“快睡吧,还有很久才到。”

“嗯嗯。”

她似乎因为生理期真的有些难受,没有再拒绝周鹤鸣,而是闭上了双眼。

周鹤鸣见到程霜降呼吸变得均匀,才转过头,活动一下脖子,靠着座椅,意识逐渐变得模糊。

再度睁开眼睛的时候。

周鹤鸣倒是感觉没有料想之中的腰酸背痛。

他稍稍坐直,想要活动筋骨,却发现,靠枕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挂在了他的脖子上。

“咦”

转头,周鹤鸣看到,挂着靠枕的程霜降依旧还在酣眠,不知道是不是做梦梦到了什么,小巧精致的嘴唇还略微抿了下。

自己的靠枕还在程霜降那里,那现在这个

看向陆白,周鹤鸣看到,陆白正托腮,看着窗外的云海。

她脖子上的靠枕,已经消失不见。

“你醒了”

注意到身边人的动作,陆白回过头来,露出笑容。

“还有两个小时,不过待会儿会有飞机餐,我就提前醒了。”

“这个靠枕.”

周鹤鸣取了下来。

“我醒过来发现你把靠枕给了程霜降,就把我的套到了你脖子上,反正我也睡够了。”

陆白平铺直叙般说道,瞥见周鹤鸣欲言又止的表情,她继续开口。

“放心啦,我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吃醋什么的,毕竟,她应该也不太舒服,你照顾照顾她也是应该的,换做是我,也会这么做的。”

“抱歉,我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

周鹤鸣能听出来,陆白确实不太在意这些小事,但他也确实有种莫名的愧疚感。

“因为鹤鸣你就是这样温柔的人嘛,我喜欢的,也是这样的你。”

陆白在周鹤鸣耳畔低语,轻轻咬了咬他的耳垂。

“不过嘛,要是下次,你这么睡着的时候,能靠着我而不是程霜降,我会更开心一点的。”

“.”

我做了这样的事

周鹤鸣一愣。

“骗你的,你其实就这么晃晃荡荡地睡着,我才给你靠枕的。”

陆白嘻嘻一笑,像是恶作剧成功的熊孩子。

她顺势揽过有点发愣的周鹤鸣的脖子,在他唇上留下绵长而湿润的一吻。

引擎的嗡嗡轰鸣声充盈的机舱里,绝大部分乘客都陷入酣眠。

周鹤鸣与陆白沉湎于对方的温柔之中。

没有注意到。

旁边的程霜降缓缓睁开眼,看到他们气息纠缠的模样,凝视了好一会儿,才悄悄闭上眼睛。

装作,未曾醒来。

抵达乌市的机场,没等细细感受大西北的风尘,他们又即刻转机,来到了阿勒泰这边的机场。

周鹤鸣放假的时候看过一本叫做《我的阿勒泰》的散文集,在文集中,他感觉那是个风景如画的美好地方。

但其实,阅读节目组给的资料,周鹤鸣得知,其实阿勒泰不是指单独的一个城市,而是一大片地区的统称。

大到什么程度。

阿勒泰地区的占地面积,和苏省差不多。

但人口只有不到七十万人。

真正的地广人稀。

他们去的也不是最出名的那几个景点附近,而是靠近荒漠戈壁的瀚海乡,这是阿勒泰地区条件最差的村子。

尽管如此,这里的环境也比正儿八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好了很多,算是节目组考虑到这些大学生的耐受能力和拍摄难度做的妥协。

毕竟不能真找那些没有通电,没有自来水,漫天风沙的地方拍节目吧。

讲道理,以现在的扶贫力度,这样的地方还真有点儿难找。

瀚海乡本身也很大,刨除无人的沙漠之外,村子的牧民们分散在很大一片地区,而适龄的孩子们则聚集在村子里接受教育。

学生不多,只有十九个,年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都有。

只有一位老师,教授所有课程,还负责学生们的饮食起居。

学校的主体建筑是二十多年前的部队哨所营房改的,在风沙的侵蚀下已经显得十分破旧。

按照节目组沟通的,当地希望这次节目能够吸引游客来这边,发展一些沙漠相关的旅游项目,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