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与明太子朱慈烺的父子情(2 / 2)
“谢、谢父皇!”
朱慈娘这才在皇帝的眼中,將大饼咬下一瓣,在口中嚼起来,刚刚嚼了两口,眼晴就瞪大了。
饼子上撒了不少芝麻粒,酥脆可口,烤的香气扑鼻,令朱慈烺是口齿生津,胃口大开,一顿狂啃。
店主人看这些人明显大富大贵,不敢招惹,多撒了一把芝麻,芝麻香混著烧饼的焦麦香气,非常诱人。
朱由检嘆气道:“吾儿不可忘了,昔年的太祖也只是在乱世中,求得一口饱饭的灾民而已,太祖艰难,淮右布衣的出身,若非天命加身,恐怕就没有我大明,没有你手中这块饼子了。”
“但是说到底,灾民是人,百姓也是人。”
“官员是人,商人是人,皇帝也只是普通的人而已。”
朱慈娘不敢坏了自己在父皇面前的形象,立刻吃著烧饼,有些含糊不清地答道:“儿臣谨记。”
“好饼子,货真价实,赏!”
皇帝走了,走上来的小太监丟到店主人怀里三枚银幣,摇头晃脑地走了。
店主人呆滯,而后惊喜不已。
两个人在杭州划船,朱由检可不怕落水,他本身就是南方人,水性很好,太子的话,
那就不清楚了,但自己在场看著。
太监划船,隨行还有五六艘船舶游览杭州西湖,
比起北方,显然南方可以玩的就多了,父子俩培养感情,顺便朱由检也考校朱慈烺的学术,聊的还算融洽,没有说二者都很拘束。
“稟陛下,有北方的奏疏!”
“哦呈上来吧。”
舟上板荡,朱由检让人先行靠岸,隨后拿过奏疏开始翻阅,身后的朱慈烺则上了岸,
立刻隨著父亲跟上。
是陈新甲的奏报,朱由检翻了翻,点了点头后,让人去准备笔墨。
两军决战,陈新甲步步为营,缓缓进兵,终於是將固始汗困在了青海西南的大山中。
迫於明军人多势眾,火炮犀利,他也只能是一退再退,並最后率三万多饿了马肚子的轻骑兵准备突袭,但被明军的曹文詔率铁骑咬上。
二曹合力,率骑兵杀开缺口,牧骑行动迟缓,多数投降,数千人被明军数万精锐追上,绞杀在战场上。
固始汗惊慌失措,也是没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被曹文詔追上一予戳死。
没有了固始汗的阻挠,山上的牧民只能纷纷求饶,乞求活命,青海形势算是定了下来。
收復青海,加上明朝控制了西藏,朱由检也终於可以认真起来对外了,不由得轻笑出声,令一边的朱慈烺有些疑惑,立刻在后面追问道:“父皇,发生什么事这般高兴!”
“青海平定了,自是高兴。”
皇帝笑道,隨后道:“定下了青海,这才叫做四夷臣服,就剩下一个准噶尔了,不足为虑。”
说著,失態的哈哈大笑,看得出来,朱由检这是真的高兴,便是朱慈烺也看得出。
崇禎十四年的十二月,大明兵部紧锣密鼓地从长城抽调兵力,除了留下三十万募兵,
和不到四十万的役兵,其他四十余万官兵一步步要安置到漠南、漠北,並逐步向北安置驛堡。
这些驛堡既要保证可以传信用的骑兵战马,也要时刻准备被朝廷抽调,去前线打仗。
这种驛堡不需要太大,为了保证战斗力,会安置八到十五个人,其中和小型屯堡差不多。
明朝现在的定义屯堡和驛堡用途,是驛堡主要是骑兵,而屯堡主要是步兵,並且屯堡修建的更加牢固,墙体敦厚,墙根也修非常扎实,最防炮打。
屯堡內会安置两门及以上的小威力炮,以及射程长的斑鳩大,而驛堡內置办的就是铁骑,会铁札甲和布面甲,並且有养马的任务。
皇帝觉得兵部这种安排很合理,要想同化、汉化掉草原,靠怀柔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力量。
四十万人,分骑兵、步兵的安顿到屯堡和大量驛堡內,足可震草原。
配合著朝廷重镇,哪怕林丹汗再次背叛大明,期望恢復蒙古,也是很难的。
这种屯堡別说一千人,就是一万人乃至更多,也不可能短时间內打的下来,一个个的啃过去,也能撑到朝廷调遣大军到这平定叛乱。
並伴隨著这些边屯驻兵,民间也多了一些杂音。
有人称这是“克服韃虏庭,明断胡吉天”,是一项大功绩,可以载入史册,传扬万世。
形容大明进入漠北,吞併了蒙古人所崇拜的长生天,代表看大明朝正在王化蒙古。
一些学子对於此事非常惊喜,传颂此事,许许多多的描述被记录下来。
比方说有人称皇帝是“天人降生”,还有人称洪武转世,流言语闹得很大。
但流言之中,却冒出了一个疑问。
那就是建州女真逃出来的三个首领,多尔袞、豪格、代善他们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