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动用孙传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动用孙传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朱由检在平衡所有的利益方,手段有强有弱,这次也是平衡。

过去的大明皇帝只需要平衡內廷太监、朝中文臣、武官勛贵三者和自己的关係,但是崇禎帝不同。他需要平衡的是朝臣、封疆大吏、內廷太监、武勛、皇帝自己加皇商之间的平衡。

皇帝很强硬,直接强行控制另外四方,用几次事件打压了各方,並依靠征伐漠北的君威工作中越发绝对。

至少说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吧,自己任务结束了,钱跃升无所谓。

少赚点钱就少赚点钱唄,他自己是早已是家有金山银山了,名誉也有侯爵位子,已经別无所求了。

崇禎十六年的春夏,今年春闈结束不久,明廷就把心思用到了西侧,兵部统筹陕甘、河南、青海的麦子、青稞,另外从湖广调一小部分稻穀,在朝中第一次提出,要拨发兵餉,发兵征討瓦剌。

兵部用瓦刺代替准噶尔,也就是意味著这场战事的宣称是討伐不臣。

出师得有名,这是古代到后现代战爭中都很有必要的。

瓦刺是明朝的旧时朝贡,却屡次因为准噶尔人一部拒绝签订明藩条约,並且攻打边屯,兵部替朱由检在大朝会中先提出来,合情合理。

廷议之后没有多久,此事就提到了內阁阁议,几乎没有反对的重臣,毕竟这是所有人早已心知肚明的事情,並且很快过了阁议,被司礼监批红。

主要出动三路官兵,一路是宣大,撤回陈新甲,由孙传庭调离辽东,担任宣大並西域总督二职,辖制西域、宣大以及漠北。

参战的官军,在兵部和皇帝预案当中是刪刪改改,总计能够出调的官军兵力是达到了十三万,

其中的骑兵超过六万!

骑兵分布主要是西域的两万多名骑兵,和辽东镇的祖宽、祖泽润两路一万骑兵,宣大的一万多骑兵和吴三桂的五千多骑兵,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兵力。

其次还有李定国的四千多人,侯世禄、侯拱极父子的一万多人可以从陕甘、山西应急抽调,实际兵部调度的兵力可能更多。

这其中自然是算上了役兵以及募兵,但考虑实际作战的话,现在朝廷一样是逼著人要上阵作战的,也就是战斗力差归差,一样要满足野战需要。

李定国自从满桂战死之后,基本上是隨著贺人龙一起在前线作战,他作战勇猛,在军中闯出不小的名气。

因为二曹都是万人敌,比战功自然差不少,加上他才年纪不过二十二,军中也有称其是“小万人敌”的,由此也可见得李定国他武艺如何。

加上他容貌就非同一般,军功卓著,在朱由检的刻意提拔下,也是提拔到了一地副总兵的位置上。

这个年纪到副总兵的,也就是曹变蛟和吴三桂了。

调用孙传庭,朱由检当然是有许多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此战三路大军中,最关键的一路官军,吴三桂。

吴三桂的兵战斗力是强,步卒在辽东镇里头都是强兵,而洪承畴虽然会压人,但和吴三桂毕竟没有几次管束过,而陈奇瑜虽然控制得了吴三桂,可人毕竟在做改土归流,不好调度,更好的选择就是孙传庭。

孙传庭可是吴三桂的老上级,现在吴三桂虽然驻地在漠北,可一样是辽东体系內的官兵,被孙传庭牢牢控制著,这也是为什么吴三桂在和准噶尔人的衝突发生时,如此克制的主要原因。

出兵的军令没有孙传庭出调,吴三桂还真就没有动过刀兵,至少没有主动出兵,进入准噶尔过。

正应如此,为了兼顾国內改土归流能够保持的情况下,明朝可以倾尽全力的进攻准噶尔,朱由检必须选择孙传庭。

甚至於朱由检认为,没有比孙传庭更合適的人选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