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愿为陛下教训萨摩藩!(1 / 2)
第232章愿为陛下教训萨摩藩!
不顾皇帝的疑惑,陈奇瑜继续道:“陛下可知道萨摩藩与倭国德川家的关係吗”
“朕自然知道,倭国德川家的內藩。”
对此朱由检直接表示自己的知识量,德川家和萨摩藩,至少表面上是间接附庸统治。
也就是说现在的德川家是明朝的附庸,这种情况下他自己还有自己的附庸,萨摩藩在他那些附庸之中,称得上实力非常强大的一號藩属了。
也就是说萨摩藩和明朝,血缘上看待藩属体系,有点像爷孙萨摩藩作为倭国前二的强藩,朱由检对他的了解还算是蛮多的,至少他认为明朝一旦对萨摩藩动刀,德川不说站队大明一道出兵,但至少会是隔岸观火,坐看大明削他的藩属。
不然,对於大明来说,很可能只是一场规模更大的战爭而已。
至少朱由检会是这么想,辽东女真他都平定了,倭国他一样有手段打贏。
可是陈奇瑜则看著他开口道:“萨摩藩可是倭国强藩,有倭兵两万,数百战船,枪炮甚利也!”
“倘若我大明天兵主动登岸去打,且不论倭国如何態度,便是德川家不介入,也必有其他倭藩加入抵抗,如此大战,挪用官兵少说也要五六万人,算上水师官兵就更多了。”
“另外就是我天朝水师辖制海域,必然资费巨大,陛下,此战绝非易於,更不利於民生,万望慎重!”
陈奇瑜说话的时候面容严肃,令朱由检都有些被他的言论说服,
的確如他所说的那样,如果要跨海打倭国的萨摩藩,绝对是场大战,也绝对会资耗巨大,但是—那又如何呢
“朕自然知道此事困难,但爱卿听朕一个问题吧—如果战事艰难,损失必將巨大,甚至於透支国朝根本,天朝就要对藩属进行让步吗”
“因为担心动摇我大明的民心,损耗我朝民力,就为避免战爭而选择对藩属的悖逆行径不做声张假意不知吗”
皇帝说著就招了招手,叫来一个小太监道:“去將朕珍藏的葡萄酒取来,顺便让人燉锅羊羔肉送过来。”
小太监懂事地行礼退下,去准备酒水和羊肉。
因为一场战爭需要投入巨大资源,就应该选择不打吗
陈奇瑜不由得深思皇帝的意思,隨后问道:“陛下的意思呢”
“朕告诉你的是要在明藩关係中,大明如何才能长久管理诸多藩国听我大明的话,並非一味地对藩属以外进行战爭,也该在藩属不大听话的时候,果断震才能维持大明的威信。”
『若是大明在琉球事件中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办事,那诸多藩属国又会如何看待我天朝大明又会如何看待倭国”
“他们会视作大明朝怕了,怕对自己的藩属倭国的內藩动武,怕將此事闹大到不可开交,並將大明朝的畏战,看做是倭国实力强大的假作他想。”
皇帝开口,往往就是这样,由大到小,將此事剖析开来,说与陈奇瑜听,令陈奇瑜也颇为惊异於皇帝的判断。
难不成皇帝老子崇禎帝,从他登基之后一直是这么个思想吗
这也太特殊了吧
大明朝从內阁阁老到六部,还都是单对单,点对点的思想判断事情,比方说大明对萨摩藩作战,陈奇瑜最多也是將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判断形势,而不会將整个明藩关係牵扯进来。
这种有些类似於大棋论的歪理,朱由检真的会信吗
其实多少会想一想,但也仅此而已,和朱由检的想法区別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