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入驻阿斯塔纳(2 / 2)
这些兵卒不知道为什么要杀,也不知道为何要战,更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朝廷派来这么远的地方,落到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他们不知道,甚至於游击、总兵官都不清楚,乃至於朝廷兵部自己的京官核心,都不一定明白,皇帝为什么非要西进。
汉武帝与匈奴打到伤筋动骨,劳民伤財,就已经是史书上极其有爭议的事情了。
强汉之名因武帝而来,也折腾他的名声彻底糟蹋在后世的口诛笔伐之中。
而说汉武帝劳民伤財,是因为战爭。
那崇禎帝呢
歷史上最爱打仗的皇帝,恐怕是没有其他人能和这位爷比了。
从登基之初一直打到现在,从不考虑百姓的疾苦,一直在挑事儿打仗,关键是现在大明朝是民间公认的强盛。
所以打仗到底是劳民伤財,还是会富国强兵呢
当然了,对於大明朝的皇帝朱由检而言,他知道当兵的客死异乡有多悲惨,家里没有了壮劳力,妻子死了丈夫,父母亲没了儿子,会有多么绝望。
但是—
罪在朕躬。
骂名朱由检背了,仗必须打。
无论如何大明都必须扩张!必须打断欧洲人的发展进程!
否则,哪怕朱由检有点小聪明,也不见得对付得了思想彻底进化的西方世界。
金戈铁马,铁骑的甲胃被泼上一蓬蓬的血,不断有牧骑从马上跌落,也不断有明军被牧骑用刀斩於马下。
直到哈萨克人的英雄扬吉尔汗看著满地的同伴尸体,再也无力继续作战,下达了撤退命令,战役才终於结束。
明军只追了一小段路,但也实在力竭了,並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此战,光是在战场上直接被明军阵斩的哈萨克骑兵,就是两万多人,而倒在战场上,
被明军逐一绞杀的的伤残,又有差不多四千人。
明军自身战死的將士也达到了近七千人,曹变蛟魔下的骑都折损了一多半,而贺虎臣那些明军战兵战死就达到了三成。
仗著铁甲和战力的强悍,明军控制住了战场,一直到了明军步卒大队进入战场,才终於稳定且占据了阿斯塔纳。
这些步卒本身就带著大量工匠,这些工匠在民间彻底控制当地之后,就开始就地构筑驛堡。
二曹部、贺虎臣部的中部明军打的还算是哈萨克汗国的主力骑兵,而南部的祖泽润则是一路洗掠和冲伐,一直衝杀了上千里,都难见什么哈萨克大股牧骑前来阻挡。
这两万明辽军算是在哈萨克南部搅动浑水,杀的极其欢畅。
三边以老秦人为主的曹部,或者宣大出身的贺虎臣,或许还会有一些心理压力。哪怕他们作为杀人如麻的铁骑,久歷沙场,对於人头滚滚早有心里建设,也不会对普通哈萨克人动刀,而是能赶走就驱赶走的態度。
而明辽军则完全不会有这种心理压力,全部都不要出现在他们眼里,在他们过去和人旗长年交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
异族不杀做什么难不成是留看造大明朝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