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 第256章 丐帮的「武艺復兴」

第256章 丐帮的「武艺復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256章丐帮的“武艺復兴”

一苇渡鯨波,九年面壁心。

精舍山僧在,台禪语深。

佛性应自问,武道岂是寻。

达摩千秋后,依旧得天真。

方证和尚面容消瘦,身材矮小。

和尚参究禪理,求解了悟。

与人解说佛法,妙语不绝。

与江湖中人论江湖中事,鞭辟入里。

一身旧訥衣、僧鞋,平易近人,毫无武林领袖的架子,让人一见便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相貌庄严慈祥,却又有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气度,话语中不觉流露出一股威严之气,使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真阳观的一间静室中。

和尚见到冲虚,一僧一道相见甚欢,寒暄几句,便开始说起江湖事。

方证一声“阿弥陀佛”,缓缓道:“说起来,老訥听说这一消息,也有些心动,郭靖大侠震古烁今的武学,即便不修习,哪怕是见见其中的文字,也是好的。”

冲虚掌笑道:“道兄竟然动起尘心道兄尚且如此,何况他人郭靖大侠的武学,若是子虚乌有,反而是江湖中人的福气。”

方证嘆口气道:“襄阳危局,能够这般化解,实在是再好不过。”

忽然,方证白眉一挑,“”了一声,隨即笑谓冲虚道:“来者所修习的內功正大光明,醇正之极,老訥生平所未见,恐怕是路司李来了。”

冲虚一证,微微点头。

片刻工夫,路平已经来到静室。

二人都起身相迎。

“方证大师为何而来”路平笑问道。

和尚微笑著打了个机锋:“路司李为何而来,老訥就为何而来。”

“方证大师不去衡州,却来襄阳,出家人不当如此厚此薄彼。”

“阿弥陀佛。”和尚合十,收敛笑容,淡然道,“衡州襄阳,在老祸看来都是一样的,衡州路远,襄阳路近,老訥只是舍远逐近,省一些麻烦罢了。”

冲虚听著二人谈话,额角升起两道黑线。

慈祥的老和尚和狡猾的路司李,脾性迥异,操心的事情倒是一样的。

路司李在问和尚,衡州和襄阳的两种江湖秩序你喜欢哪种

老和尚答的是:你在衡州搞的那一套太麻烦,难以实现,不如襄阳简单。

衡州是对江湖秩序的顛覆,老和尚並不喜欢。

襄阳却是对江湖秩序的修补,老和尚显然倾向於襄阳。

路平笑道:“要是有一个饥寒之人,跑到少林寺中,拆下少林寺的木头佛像当柴烧,老和尚可否捨得”

方证沉吟一二合十道:“烧些木头而已,又不是毁佛。”

路平听罢欢喜合十道:“方证大师果然得道高僧。我今年冬天,正好要去趟少林。”

另一处寺庙中。

一僧一弓,一剑一棍,打斗正酣。

那僧约莫六十来岁,身材高大,头圆耳大,面阔口方,眉目清俊。

那弓一头白髮,黄面短须,双目炯炯有神。

这一僧,正是峨眉金光上人,那一写,正是弓帮解风帮主。

解风步履沉稳,手中一根齐眉棒,棍影重重,风声凛凛。

金光上人身形飘逸,剑光如水,流转不定。

在他们身后,一边是二十多名乞弓席地而坐,带著不同级別的袋子,敲著鼓,唱著莲落。

一边是四名道人和四名僧人抱剑而立,神態轻鬆。

解风手中的一套棍法,劈、扫、点为主,讲一个身棍合一,勇猛快速。

他在这套棍法上浸润已经有数十年,造诣自是非凡,每一招夹杂著深厚內力,棍影將金光上人笼罩其中,隱隱有龙吟虎啸之声。

金光上人则显得瀟洒隨意,他隨手点刺撩劈,崩掛云截,將峨眉剑法灵动飘逸发挥到极致,剑光闪烁不停,竟似在身周形成一道滴水不漏的光幕。

相斗正酣。

解风却突然收棍而立,哈哈大笑道:“金光上人,峨眉与我弓帮素无冤讎,

不如你赔个礼,给我们这些叫子打发一些烧埋银子,就此罢斗如何”

金光上人微微一楞,隨即也收起长剑。

“素无冤讎阿弥陀佛。”老和尚合十道,“亏帮当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帮,

老訥还是见识的少了,当真是霸道。”

他心中却在冷笑,二百多年前,峨眉某位掌门人可是跟弓帮结怨不浅,她可是不止一次大骂帮皆是一群蠢货。

这两天巧帮的行为简直就是—.令人髮指。

他们峨眉一派寄居一所襄阳城外的寺庙,本来就图个清静。

没想到一伙弓帮帮眾,围著寺庙,换著班、敲著鼓大唱莲落。

天南地北的各种音调,昼夜不息,没有一刻停下来,没有一刻。

若不是他极力阻止,背后的峨眉门人早跑出去火併了。

解风面色不变,他朝著身后摆摆手,眾弓的歌声和鼓立即停了下来。

“巧帮霸道不霸道,上人你说了可不算。”他看了一眼金光身后的纹松道人,冷冷道,“但襄阳这块地方,自古以来都轮不上峨眉来霸道。”

金光上人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原本也是颇精於佛法,气度平和之人,完全没有想到,遇到的弓帮,竟然变得如此狂妄,让他都差点破防。

这就是射鵰话本流传於世的结果。

弓帮从射鵰话本中,不仅仅看到祖上的英雄,祖上的武学。

这一次在襄阳,到处都在传扬弓帮帮助郭靖守卫襄阳的事跡,更让群弓骄傲不已。

用路司李的话说就是:兴起一股“武艺復兴”的潮流。

“阿弥陀佛。”金光压抑了一下心中的无名火,儘可能用平和的语气说道,“解帮主,当夜混战,参加的可不是我峨眉一派,你只找我们峨眉的麻烦,

未免有些欺负人”

解风冷笑道:“那晚用剑的,就你身后那四位,帮帮眾看得真切,不是你们峨眉,还能是谁”

其实当日混战,场面乱七八糟的,眾弓哪里看得清楚。

不过,峨眉派的四个道人却是太囂张了,口口声声“我辈峨嵋修真之士伸张正义,斩妖除魔”,搞得他们弓帮好像魔教一般,他们想不记住都不行。

“阿弥陀佛。”金光咽了口唾沫,淡淡道,“给弓帮一些烧埋银子,自然是小事。但是,要赔礼道歉,那就得论个是非曲直。”

眾弓见金光如此,顿时又一次鼓譟起来。

金光身后的四个僧人还好,四个道人却面色傲慢。

金光眼角撇了一眼身后,暗自皱眉。

峨眉的体制非常特殊。

峨嵋派中,有僧人也有道士。

僧属於金顶寺,他金光,正是金顶寺住持。

道属清虚观,却是一位道士在主持观务。

这清虚观,正是金顶寺收购而来。

峨眉原来佛道两家相爭不断,但从北宋,峨眉山被立为普贤道场以来,佛家日盛,道家日衰,近百年中,道家的颓势就更加明显。

道观香火不继,便要倒闭。

不少佛寺趁机接手,慢慢將道观改为佛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