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华山论剑图(1 / 2)
第303章华山论剑图
万历八年冬(江湖歷田伯光元年),群雄论剑於华山。
登顶者十又二人,观剑者三百余人。
是时江湖仰望,眾目所瞻,皆在朝阳峰。
观战的群雄听到这样的说辞,纷纷冷笑不已。
说是观战,其实大多是在登往朝阳台的路上仰望,在封顶的檜松林间仰望。
方证、冲虚、左冷禪、向问天、上官云、鲍大楚、解风、定閒、金光、震山子、莫大、穆一荻。
十二论剑者齐聚朝阳台。
“方证大师,您老坐的隨意一些。”
“冲虚老哥,您不要这般刻板,要有一些道家的从容、恬淡之风。”
“定閒神尼这样的精气神就恰到好处。”
“莫大先生,您老就站在靠近崖边的那块青石旁,將胡琴拉起来,露出一张侧脸。”
“向先生,您抬头看天的姿势就极其到位。”
十二位大佬额角都有些发黑。
路司李找了一位华州书画家,前来给诸位高人“合影”。
取名:第一届华山论剑留念。
大佬们本来是不想配合的,但是看到老画师斑白的头髮,颤抖的双手紧紧著画笔,不由得一丝感动。
罢了,路司李一番苦心,强要诸人和华山之名一道,留存於后世。
却是不好拂逆。
这一点,魔教的诸位就有些让人佩服。
毕竟在东方不败和杨莲亭面前,训练了很久的表情,路司李提出的这些要求,实在是小菜一碟。
“好。”
从天蒙蒙亮开始,到此刻红日初升。
十二位大佬终於排出了路司李想要的造型。
那位没有一点名声的画师一见之下,不由得大声赞道。
一滴墨汁洒落在木板固定好的绢帛之上。
今日需要掌握每个人物的形神特徵,如镜中取影一般,稍后慢慢琢磨,取写实画风。
《华山论剑图》必定名扬於当今,垂范於后世。
路平趁著大佬们合影的时间,在各个观剑点閒逛,抚平他们的一些小情绪。
第一次论剑,想当然之处颇多。
“决战华山之巔”,听起来多么豪放,多么江湖。
但是这朝阳台就不適合论剑,对快如闪电的轻功卓绝的高手极其不友好。
万一打斗的兴起,一不小心扛不住惯性,掉下万丈深渊。
只有噶的份。
路司李本人记性好,见过一面的,便能说出其姓名、擅长的功法,甚至做过的事情。
“夏老拳师,上一次见到你,还是在衡州刘正风先生的金盆洗手宴席上,后来才听到何三七先生说你在郑州的义举,巧计除掉採贼,善心感化恶少年,却还不欲张扬。
这却是不妥,这样的义举,理应天下皆知才是。”
夏老拳师闻言,向路平拱手谢过,群豪的注视,让他有些发窘,却也有几分自得。
“在福州时我就听起过武夷山施一功之名,听说施先生不仅以武道护持乡里,还有志在武夷山创办武学社团。想不到竟然能够在华山相见,实在是难得。”
路平看著施一功微微有些发证,后世有位高手,名唤施琅,就出身於武夷派,想不到武夷派的创办人就在自己眼前。
“喂,这位熊先生,你不用往后面躲,就算是你是黑风寨的四当家,华山论剑期间,我也不会找你麻烦的,不过你当真是胆子够大啊。”
熊大止住脚步,望著路平尷尬、憨厚的笑了笑。
谁能想到,就是此人,在彰德府背负十多条人命官司。
熊大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此刻忽然发现,身边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看什么看看你老子!”熊大回瞪道。
群豪收回目光,却不时向他来。
不知道有几许人已经暗下决心,华山论剑结束之日,就是熊大授首之时,要是官府有赏额,还可以提交官府。
路平缓步而前,在群豪中谈笑风生。
眾人顿时觉得,神秘的路司李亲近了不少。
“路司李,这位画师还需要多久”
一位魔教装束的弟子问道。
“白虎堂吴香主莫要急躁,若是等不及,可以先去迎阳洞,跟那里的道士要一位画师,绘下在华山上的英姿勃发,留下了以示后人,岂不是大善。”
吴香主砰然心动。
路平顿了下接著说道:“吴香主还可以在閒暇的时候,去找方证大师或者冲虚道长。他们会在你的画上题词。”
吴香主有些迟疑,一些身边的正教弟子心中却是大喜。
“路司李,请问究竟是怎样个论剑法”一长须老者捻须笑问道。
“诸位很快就知道了。”路平笑道,“我可以保证,绝对的耳目一新。保证诸位不虚此行,说不定,许多困扰自己多年的武学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老者“哦”了一声,双目有异彩闪烁。
“路司李何以不参加论剑”那位岳阳帮专程前来的汉子大声道。
山风呼啸,这汉子恰好迎风而立,声音传的很远。
远处林中,也有人高声道:“此言极是,路司李口口声声,江湖中人门户之见甚重,让大家不要藏著掖著,路司李的榴洞武学,却不曾示人,这是什么缘故”
此声音逆风而来,传入眾人耳中却是清晰异常。
一时之间,便有更多的人附和起来。
路平微微頜首。
榴洞一说,他不置可否。
若是拼命辩解不是榴洞,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无法解释。
你说,完全是我自学的江湖中人只会报以“呵呵”
你像令狐冲一般说:“一位前辈教我武学,那位前辈让我发誓不透露他的姓名。”
这样的解释,华山派的实践表明,除了寧中则,真的没有一个人相信。
“我確实主张,武学之道,不可藏著掖著。不过,我同样也以为,当循著循序渐进的道理,否则,便如同洪水决堤一般,对武林是一场灾祸。
在五岳医会,我也正是这样做的。
至於是否参加论剑,若我参加,反而有违於规则。
不过诸位很快就可以知道,虽然我並不参与论剑,却已经在论剑之中。”
朝阳峰上朝阳台。
台旁復建一平台。
旁列巨石台名在。
此台就叫论剑台。
论剑台用石砌成,一面临著悬崖,上铺木板,长约为三丈,宽只有丈余。
高台三周,列十二块大石。
十二论剑者或站或臥或端坐於石上,
观战者则列於道旁。
这其实是路平等人在认识到朝阳台论剑弊病时的补救。
至於朝阳台,论剑前三將入朝阳台对决。
一直到此刻,第一届华山论剑摸著石头过河,步骤渐渐的清晰起来。
共为四步:提名/擂台、分组决胜、平台论道、巔峰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