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 第319章 欠钱的高蓬头

第319章 欠钱的高蓬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319章欠钱的高蓬头

屋內的眾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小內侍双目圆睁,外相的威风,他可是见识过的,就是皇帝在他面前,也是恭敬有礼,不敢造次。

林平之体会的少一些,却还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林镇南没有少给他讲,那段日子,路司李是如何巧立各种名目向林家敲诈勒索的。

在离开福州之前,路司李一口气向福威鏢局的下西洋船队投入数万两,如今船队已经组建起来,正向西洋进发。

林镇南高度怀疑,路司李的银子,就是羊毛用在羊身上。

他福威鏢局一次羊毛还不够,还要接著下去。

不过想起路司李传给林家的青城绝学。

可以说,当世除了神龙见头不见尾的二干道长,青城派的嫡系,其实就是福威鏢局。

“小林子”暗嘆一声,这路司李可以说是他所见过的,最不好琢磨的人物。

他心中泛起一个疑惑:將外相府当成福威鏢局,这能成吗

能成吗

姚旷倒是渐渐平静下来。

路司李在信函上说的很清楚费甚多。

他和老爷还打了个赌,老爷只说,路司李的要求儘量满足。

他却道,路司李一向是乖巧懂事的,万万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没想到,还是老爷看人准!

姚旷心中暗自服气。

他不动声色地拿出一个竹筒,扔给林平之。

一群乞弓自然不能到相府领银子,但相府还是有別的產业的。

“办事谨慎些。”姚旷沉声说了一句。

雪后的京城气温骤降。

但锦世界,繁华如常。

隨处人烟凑集,车马喧囂。

四山五岳之方言隨处可闻,天南海北的奇珍比比皆是。

就在这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也有四种难惹之人:

游方僧道、乞弓、閒汉、牙婆。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京城的百姓都是见过世面的,但今日之事,却是闻所未闻。

解风將弓帮一分为二,污衣乞弓涌入灵济宫。

净衣乞写领取银子前往各家风月场。

到了第二日,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则,再调换一番。

於是,群弓分头行动。

这一拨人围住灵济宫眾门了,喧起来。

“欠钱的高蓬头滚出来!”

“高蓬头,你这等无信无义之人,也敢在这灵济宫,乱讲道学。”

“言而无信,猪狗不如!”

道士们齐齐懵圈香客们纷纷瞻目。

这处乞巧拉著出门的道士道:“这高蓬头,端的无耻,我家帮主亲自前往华山討债,

他竟然逃到千里之外的京城。你去告诉高蓬头,让他出来还钱。”

那边气弓拉著进门的香客说:“你去说与高蓬头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以为他能逃到哪里他出得了家,我等还可以到绍兴府山阴问问他爹娘,他爹娘不在问问里长,

甲首,躲,是没有用的!”

守门的道士勃然大怒。

“就算高仙长欠你们银子,你们找他便是,再不济去顺天府投递状子就是,干灵济宫何事干诸香客何事”

“五城兵马司的军爷,你们就看著这帮人闹事,不管管吗”

诸巧这头闹腾的厉害。

那头各处妓馆同样不虚。

净衣的乞也是乞写。

群弓入门,各家龟公、护院本要阻拦,那乞巧扬手就是一锭碎银子。

大傢伙顿时喜出望外。

“还不—”刚刚出口。

“快滚”二字就咽回肚子里,“快里边请”脱口而出。

群弓一入门,擅拳授袖,敲打著桌子喊叫道:“把最好的酒送来,把最美的姑娘喊来。”

老钨一脸的不悦。

但见群弓敲打桌子,用的竟然是一锭锭银子。

在清脆的声响中,老鹅差些昏了过去。

翠鈿金,瑶簪宝珥,锦袖裙,弯带绣履,姑娘们打扮的枝招展,纷纷迎客。

有紈见到相好的姑娘竟向乞写投怀送抱。

不禁勃然大怒,上前刚要理论,便被群弓一通拳脚嚇退。

个別不长眼的还要上前动手,竟被几个六七袋弟子一通戏耍,扔到门外。

也有一些钟情於公子王孙、风流才子的名妓,拒绝接客。

群弓也不勉强。

当日,不少乞写挺胸而去,扶腰而出。

某些无聊的江湖野史家,便將此日称为“京城劫”。

陕西会馆,刚刚从城外一处寺庙回来的路司李,见到董事兄弟的匯报,不禁勃然大怒。

立即派人去请解风、林平之。

他方接受湖广布政司、按察司考核。

仅仅是走个场面而已。

回到城中,到了几处茶肆、酒楼探听。

却没有一条藏宝图的消息。

这竟然是—.—群弓们玩的过於投入,都忘记了。

解风和林平之匆匆而来。

路平沉著脸一言不发。

“路司李”

解风刚要辩解两句,却见一双锐利的眼神向他看来,解风顿时心下一凛,竟是把想好的说辞忘的一乾二净。

便是林平之,也从未见过路平这样生气。

英俊的脸庞,微微有些发白。

“千秋宫的剑客,都说『巧帮当年』,弓帮当年又该是什么样子”

路平沉默许久,却是问了一个让解风大惑不解的问题。

巧帮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幅样子

解风也这样问自己。

“是秘籍吗是武学吗”

几百年来,弓帮核心武学资源的损失殆尽。

可是,前辈们的武学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眾弓是弓帮武学的创作者,而不是相反。

“是因为襄阳大战吗”

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守襄阳,让弓帮精英几乎全军覆没。

曾经为国为民的“忠义”弓帮,理想幻灭。

变成了只为门户私计的弓帮。

“是因为弓帮帮眾已经四分五裂吗”

国朝定鼎以来,天下太平。

让弓帮的帮眾產生了极大的变化,昔日的污衣、净衣之爭依旧存在。

实质却是流民乞写和坐地乞写的不同。

天下人的善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乞討供给。

但是,似乎天下的善心永远跟不上乞写的增长,以及对乞討的需求,

解风的弓帮,以流民乞弓为骨干,而流民,则是最讲地域、最抱团的一个群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