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普通牛马,如何能担当这种大任?(4k)(1 / 2)
第245章普通牛马,如何能担当这种大任(7.4k)
“林溪,今天导师找我们有什么事吗”张昊问道。
“不知道,大概率很重要,否则也不会让我们一大早就到这里集合。”
“对了,你要博士毕业了吧论文的事准备好了”
“早办好了,我都写完了,都说小导侯教授最严格,但他对我可好了,一点都不凶。”
他们虽然都是周宇的学生,但日常琐碎的事都会交由他们的小导侯教授来处理,这样一来,周宇就不用承担日常带学生的繁琐工作。
“有没有可能,你大导是周教授,他想凶也不敢啊”
张昊挠了挠头,有些不相信地说:“是因为这个吗”
林溪白了他一眼,调侃道:“不然你以为是因为你天资聪颖,是绝世天才的原因”
“去年清大的一名博士生在实验里面犯了错,侯教授把对方教训了一下午。”
“要是你在侯教授那里受了委屈,你猜我们导师会不会去找侯教授”
“哈哈哈。”张昊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论绝世天才,谁敢跟他导师比啊
但周教授真的会替他说话吗
张昊耸耸肩,他导师天天搞科研,哪有那閒工夫!
两人说著,很快就走到了实验室里。
林溪一看,其他研究员也都到齐了。
过了一会儿,周宇来了,实验室里气氛逐渐严肃了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周宇,等待著他的指示。
周宇扫视了眾人一眼,接触到他目光的人忍不住打起了精神。
“大家辛苦了,这么早过来。”
“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特殊的实验,电磁弹射微重力装置。”
“它的作用,是在瞬间,製造出一个微重力的环境,我们利用它,可以模擬宇宙中的失重状態,从而进行各种科研实验。”
周宇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他们都是一流的科研人员,自然知道这项技术的意义,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功,那么龙国的航天事业,將会再上一个台阶。
“周教授,我们该怎么做”张昊问道,他的声音带著些激动。
周宇没有回答,而是看向柳思思,柳思思心领神会,立刻打开电脑,將一份详细的实验方案展示在了屏幕上。
柳思思开始解释道:“这项技术,其实是从电磁弹射技术衍生而来的。”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航空母舰上的电磁弹射系统,它利用强大的电磁力,在极短的距离內,
將笨重的舰载机加速到起飞速度,我们的装置,就是將这种技术,反向应用於微观世界。”
“我们通过精准控制电磁脉衝的频率和强度,可以在装置內部形成一个不断变化的电磁场,当物体被发射到这个电磁场中时,它会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同时,电磁场会对其施加一个与重力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实现微重力。”
“好了,现在先准备下,我们开始说下实验的关键点,然后就开始—”
两个小时后,他们围著巨大的电磁弹射微重力装置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个装置的核心,是一条长约十米的真空磁悬浮轨道,轨道两侧布满了高能电磁线圈。
当高压电流通过线圈时,能够產生一个巨大的磁场,將放置在轨道上的实验品加速到惊人的速度,並在达到特定位置时,通过精准的反向电磁脉衝,实现瞬间的微重力状態。
“报告周教授,所有参数正常,能量仓填充完毕,隨时可以进行实验。”林溪的声音带著一丝激动。
周宇点了点头,走到控制台前,柳思思已经准备好了实验方案,屏幕上跳动著密密麻麻的数据。
“第一次实验,我们只进行基础的微重力环境模擬。”
“將一个搭载了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的標准件,从轨道起点发射。”
“收到!”林溪回答。
隨著周宇按下启动键,一道刺眼的蓝光在轨道上闪过,伴隨著一声低沉的轰鸣,实验件瞬间消失在起点,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在轨道內飞驰。
然而,就在实验件即將到达微重力区时,控制台上的一个红色警报灯突然亮了起来。
“周教授,微重力环境失控!加速度传感器读数异常!”林溪的声音带著一丝焦急。
有导师在场,她习惯依赖对方了。
周宇的眉头紧锁,他迅速调出数据,发现实验件在微重力区內,並没有达到理论上的零重力状態,而是出现了诡异的振动,加速度读数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內疯狂跳动,导致无法形成稳定的微重力环境。
“磁场谐振。”
周宇脱口而出,他立刻看向柳思思:“思思,数据备份,让其他人先停下,仔细检查一下磁场线圈是否有异常。”
柳思思迅速操作,將数据备份。
周宇看向林溪,冷静地说道:“林溪,你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磁场谐振”
林溪的心头一紧,她知道,这是周宇在考验她。
她深吸了一口气,开始思考。
磁场谐振,通常是由於磁场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近,导致能量共振,但他们已经计算过所有参数,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周教授,我们已经排查过所有可能,线圈的频率、电流强度,都与理论值完全吻合,不应该出现谐振现象。”林溪有些困惑地说道。
“那有没有可能是,实验件本身的问题”周宇的声音很轻,心想我都把提示给到这份上了,
这下应该能知道了吧
林溪闻言一愜,她看向周宇,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
“周教授,我明白了!”
林溪的声音充满了兴奋:“是实验件的磁导率!”
她立刻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实验件的材料数据,果然,实验件的磁导率与他们最初计算的理论值,存在一个微小的偏差。
而正是这个微小的偏差,导致了磁场谐振『这个实验件的材料,虽然与我们的標准材料相近,但由於其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其磁导率略有不同,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这个微小的差异被放大,从而引发了磁场谐振。”林溪解释道。
周宇微笑著,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著林溪。
他知道,她已经完全理解了问题所在。
“那现在该怎么办”张昊问道。
“很简单。”
在周宇的鼓励下,林溪自信地说道:“我们只需要在微重力区,增加一个反向磁场线圈,用来抵消实验件自身磁导率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稳定的微重力环境。”
周宇点了点头,他知道,林溪的解决方案,是正確的。
“林溪,去准备吧,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实验件。”
在林溪的指挥下,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重新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件,这次,他们选择了磁导率更稳定、更均匀的材料,並在其表面增加了一层特殊的涂层,以確保其在电磁场中的表现更加可控。
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微重力区的两侧,增加了两组新的电磁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流强度可以独立调节,用来產生一个与主磁场相反的磁场,从而抵消实验件自身磁导率带来的影响。
很快,所有准备工作就绪。
“周教授,准备好了!”林溪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周宇点了点头,他走到控制台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再次按下了启动键。
一道刺眼的蓝光再次在轨道上闪过,伴隨著一声轻微的响动,实验件再次以肉眼无法捕捉的速度在轨道內飞驰。
这一次,控制台上的所有指示灯,都保持著绿色,加速度传感器读数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周教授,微重力环境已建立,加速度读数为零!”
周宇微笑著,他知道,他们成功了。
然而,就在这时,屏幕上的一个数据,引起了周宇的注意。
“林溪,暂停实验,调出微重力区內磁场强度的实时数据。”周宇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林溪闻言一愜,她不明白周宇为什么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但她还是迅速照做了。
当屏幕上的数据,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时,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这是怎么回事!”张昊忍不住问道。
微重力区內的磁场强度,竟然比他们理论计算的,要低了百分之二!
如果磁场强度不足,那微重力环境,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周宇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他们没有发现的问题。
经过刚才的事,林溪已经冷静了下来,她开始在脑海中,模擬整个实验过程,她想到了电磁弹射,想到了微重力,想到了磁场她突然想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
“周教授,我明白了!”
林溪的声音充满了兴奋:“是涡流效应!”
她立刻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画了起来。
“我们之前的理论模型,都是在理想导电体下建立的,我们忽略了电磁场在金属材料中的表现,当高强度电磁场,作用於实验件时,它会在实验件內部,產生一个感应电流,也就是涡流!”
“而正是这些涡流,导致了能量的损耗。这些能量,並没有被用来產生微重力,而是被转换成了热能,从而导致了磁场强度的降低!”
“周教授,那我们该怎么办”张昊问道。
周宇示意让林溪接著说。
“这个..要涉及到ns方程,导师———”
林溪向周宇投去了求救的眼神。
要知道,哪怕是在燕大数院这种变態的地方,ns方程也只能天才才敢接触。
周宇看出了林溪的困惑,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轻声提醒道:“林溪,还记得我们上次在討论ns方程时,提到过磁流体力学吗如果把我们的电磁场看作是一种磁流体,那么———“
林溪闻言一证,她看向周宇,突然想到了什么。
“周教授,我明白了!”
林溪兴奋道:“我们可以利用磁流体力学的原理,在电磁场中,製造出一个特殊的流体场!”
她立刻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开始画了起来。
“我们可以在电磁线圈的內部,注入一种特殊的导电流体,这种流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流体场,而这个流体场,可以精確地控制电磁场的强度和分布,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抵消涡流,从而实现真正的零重力环境!”
“那我们该怎么办”其他人问道。
林溪回答:“我们只需要在电磁线圈的內部,增加一个导电流体注入装置,並根据ns方程,精確计算出流体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电磁场的精確控制。”
周宇点了点头,他知道,林溪的解决方案,是正確的。
“林溪,去准备吧,计算这部分我来。”周宇说道。
“收到!”林溪最怕就是计算,周宇没让她负责这部分,她真的鬆了一口大气。
她不知道的是,周宇也鬆了一口气。
带学生的感觉確实不错,关键时候可以省下自己不少事。
他现在终於明白,为什么那些教授热衷於每年招收学生了。
他之前一直觉得带学生是件麻烦事,但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双向的投资。
招收学生是学术传承的基石,每一位优秀的教授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发扬光大,而学生就是最好的传承者。
他们不仅能继承导师的知识和方法,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將学术的火炬一代代传递下去他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