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唐的奇葩女子 > 第七章 李慕妍帅帐献兵 郭子仪赐剑封爵

第七章 李慕妍帅帐献兵 郭子仪赐剑封爵(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却说军营之中,宋副将领着李慕妍行至谷崖边岸,听闻前方峡口传来炮声急鼓,人喊马嘶,似有数万军马排山倒海一般冲锋突围。山谷下,血腥和杀气直往上涌,如浪滚翻。渐渐,嘶叫怒吼之声又平息下去,似乎叛军人马已被打下山谷。

宋副将驻足看着崖下一片狼烟杀气,指道:“叛军又在突围了,一天数次,都被大军打下山崖。只等兵部援军一到,三面夹击,他们便会灰飞烟灭。”慕妍道:“剿灭叛军,中原就能早日恢复生产。”宋副将道:“但愿如此。”便又携带美人,往帅帐走去。

只见山谷上崖,一处平坦沙石旷地,无数军马严实拱卫一座中军帅帐。内帐边侧剑台,架上一把尚方斩马剑,威严肃穆。中堂挂搭一张古铜牌匾,雕刻一幅麒麟奔云图,冷傲威仪。铜匾下撒一把帅椅,横着一副大帅案台,摆放一张川蜀地图。

帐下两侧,恶狠狠站列六十多个正副将军、总兵、中郎将、参将、游击、校尉等将官,面色不苟言笑。当先两员大将身披重凯,头戴凤翎盔缨,雄烈之风可赛门神。左首一员六尺大将,名唤尉迟朗,乃是开唐名将尉迟恭后裔。右边一员大将,身高七尺,势若熊虎,乃是神通将军李嗣业。二将仪表非常,按着胯边腰刀,真为勇士之首,猛将之魁。

一通军鼓偃息,只见帅帐帘布被幕僚掀起,走出一个大帅。那人约莫六旬年纪,相貌堂堂,满面武将气息。举手投足之间,气势不可形容。身着一领蟒袍官服,手摇一把山水折扇,正是大帅郭子仪。他乃本朝武状元出身,军旅戎马数十载,官任朔方节度使,后加至兵部尚书,又兼天下兵马副元帅。精通兵阵,智勇双全,河北叛将闻其名而不敢与之争锋。

且说郭子仪坐下帅位,受了群将军礼。他喝口浓茶,倚在位上,摇着扇,乜着眼,看着堂下,问道:“宋副将,是谁要见本堂?”宋副将回禀:“此人名叫李慕妍,是五百里外千蛇山绿林寨主,绰号美人蛇。今闻官军围困叛军于峡谷,特领一支军马相助,故来求见大帅。末将见实情可靠,故此扣下了他前锋一千军马,带进大帐来面见大帅。”郭子仪道:“他带了多少头目进帐?”宋副将道:“只他一人,并无任何头目随行。”郭子仪道:“此人胆量不小,一介柔弱女子,竟敢要见本帅。且引他进来,让本堂看看是何等人物。”宋副将便去把慕妍带入。

只见慕妍昂首走进帅帐,左右环顾片刻,单膝跪拜道:“王族末胄女子李慕妍,拜见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拂手道:“姑娘既为王族后裔,龙凤血脉,不必多礼。”慕妍拜谢起身,轩昂站立军堂之中。众将看得满面惊奇,暗自夸他好风采。

郭子仪打量片刻,笑道:“本堂还以为是个火辣女子,没想到是个娇俏美人。”遂教小校赐座堂下,遣派帐下将校去守卫关隘,留下李嗣业和尉迟朗。

郭子仪问道:“听说姑娘有份大礼要送与本部堂,这可是真话?”慕妍道:“慕妍虽是一介女流,但也知晓军中无戏言。若不是真心实意,怎敢诓骗大帅,来此自寻死路?”郭子仪道:“很有见识,真是色胆双绝,本堂佩服。”他环视帐下二将,指问道:“莫非你等将军就不佩服?”李嗣业、尉迟朗皆拱手作揖。

慕妍左右回以军礼,说道:“慕妍确有献礼之心。”郭子仪拂手道:“既然如此,但说无妨。这两位将军都是本部堂亲信爱将,一位是神通将军李嗣业,一位是名将后裔尉迟朗。大帐之内,细作不敢靠近。慕妍姑娘可以坐下,慢慢说来。”这两个将军立若金刚铜钟,溢发龙威虎气。

慕妍便坐下身,说道:“敢问大帅,如今帐下还有多少兵马,能否如实相告?”他此言一出,两个大将顿时把惊愕眼神来看他。心想如此军事机密,怎能这般随意相问,岂不是犯忌?郭子仪本是个怪性之人,哑然一笑,缓缓道:“姑娘既如此相问,本堂也就直言不讳。本堂既是兵马元帅,全权节制各州文武军政。帐下良将百员,兵甲十万。不过本堂向来喜欢用精兵悍将,以一当十。姑娘可曾明白?”慕妍道:“依我看来,大帅这话有些自欺欺人了。”尉迟朗大喝道:“放肆。江湖女子,无知戏言,在军堂之上,怎敢如此藐视大帅?”

慕妍立身歉礼,说道:“尉迟将军息怒,慕妍此言纵然无礼,不过这也是推诚相见之言。如果慕妍不是带着诚意到来,就不会如此相问了。”郭子仪摆手道:“尉迟将军不必急躁,本堂并未在意。”尉迟朗见大帅向着美人说话,只得揖手赔礼。

郭子仪道:“姑娘大可畅言,不用在意言语得失,本堂愿意听取真话。”慕妍道:“依慕妍揣度,大帅眼下兵马根本就没有十万,而是介于三万至四万之间。”郭子仪问道:“何以见得?”慕妍指道:“巫龙峡有三处生路,大帅兵围三处,时而聚兵堵围缺口,时而分兵三处迎战。如此一来,大帅兵力岂非捉襟见肘?”

郭子仪轻笑几声,说道:“姑娘却是饱读兵书之人,很有巾帼良将风采。请说说当前军势如何?”慕妍道:“朝廷招募兵勇众多,但能战者不过十万,其精锐都分散于边关州郡。叛军兵马虽广,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大帅这些日来,与之血拼恶战,损失也固然不小。如果不及时填补兵员这个漏缺,那么大帅未必能全歼敌军主力,更无法活捉这些叛将。只要他们健在,中原日后绝不会轻易安宁。”

郭子仪听得赞许,点头道:“姑娘真是神言妙语,画龙点睛,着实是位奇女子。”众人见慕妍三言两语就道破了军营内幕战备,无不惊奇佩服。

原来田万成、史文狐等七路山河军头领,尚未查晓屡次突围失败之因。只知己方损失惨重,却不知官军此刻亦到了强弩之末,也是外无援军来助,内部兵微将寡,因此被动防守,无力下山进攻。只是将四万军马拆东墙、补西墙调转。倘若山河军真要齐心协力往一处出口攻击,就是阿鼻地狱也可打出生路。却不想七路反将皆是离心离德,生死关头也不曾抱紧一团。惧怕伤亡,相互猜忌,坐观生死,各行一套。以致十五万大军被困在山谷,几近绝路。

郭子仪算准了叛军头领人心不睦,又知田万成最想逃进中原山区,故此把重兵都设防于葫芦口,拼死抵挡。如此一来,叛军自然是无路可逃。十五万叛军被数万官军围困十日,丝毫不足为奇。

慕妍见说到了郭子仪忧虑处,随即告禀:“今日慕妍特率落阴山与铁盘岭豪杰,共计六千人马,前来相助大帅,愿在麾下听受军令。敢作灭贼先锋,慕妍等辈,愿为大帅所驱驰。”

郭子仪连日都在派人去河西、剑南、陇右、河东等节度使处搬运精兵,却也自知耗费时日颇长。待得增援部队到达之际,只怕叛军早已挣脱枷锁而去。七路叛军没日没夜突围,大则数万人,小则数千人马,连续不断攻关。若非关隘修建牢固,困兽也早已破笼而去。眼下天降六千兵马来援,可谓雪中送炭,喜从天降。

郭大帅欣慰道:“姑娘碧血丹心,处江湖之远,而忧虑国家大事,令本堂十分感动。倘若人人都像姑娘这般大义凛然,公私分明,何愁中原战火不灭?”慕妍叹息道:“如我大唐江山不保,天下必会陷入南北乱世。届时,百姓死于战乱者,又何止千万?”

郭子仪点头道:“姑娘这片心意动人,待本堂剿灭叛军,必然向圣上禀明功劳,为你加官进爵,世受国恩。”慕妍道:“慕妍虽然不贪图富贵,但也要取食人间烟火。还望大帅事后赏赐慕妍三十万银钱,以作部下兵卒抚恤,如此慕妍则感激不尽,胜过朝廷赏赐任何功勋。”郭子仪拂手道:“这有何难?田、史二贼,一直都在中原攻城掠地,积聚财富,金银如山海一般之多。本堂有言在先,若是此番生擒了七路贼将,剿灭了田、史叛军,本堂必有丰厚回报,绝不会吝啬钱财赏物。”慕妍拜谢不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