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2 / 2)
我说:“我想先弄清楚,那孩子到底是不是陆丛的。”
……
自从陆家放出那篇报道之后,之前在剧组对我客客气气的人全都变得冷淡,我倒也算是习惯了。不经历这些,根本没办法看出来谁对你才是真正的真心。
因为上回陆丛的那句话,Mary一直都没有再给我安排任何活动。如果要真的想离开陆丛,那么拍过这部戏之后我必须要彻底脱离Circle。但在《盛妆》拍摄结束之前,该做什么事情还得继续做。
现在无论是Circle还是圈子里,有多少人等着看我的笑话。所以我只能拍好每一个镜头,在宣传会上保持微笑,来堵住悠悠众口。
无波无澜的拍完《盛妆》的最后一个镜头,导演在监视器后面伸了个懒腰,中气十足的喊了一声,“杀青!”
剧组一片欢呼,我也在这一片沸腾声中,露出这段时间以来唯一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之前阴霾的情绪也算是稍稍抚平了一些。
拍摄结束之后的庆功宴,我看着和初入剧组时几乎相同的人,可分明少了些什么。导演给舒也打电话,邀请她也一起参加,得到的结果是她正忙着创作新作,赶不过来。
大半年的分开相聚,让在场的许多人在饭桌上都掉了眼泪。一路走下来有欢喜,难免也有辛酸。我就默默夹着菜,导演看了我好几眼,试探性的问,“慢慢,你接下来还继续留在Circle么?”
我顿了顿,摇摇头。自从上回我撕掉合同之后,还一直没有来得及跟Circle重新续约。当时一个看似拖延的举动,却为我今天省掉了不少事情。
导演哦了一声,陈旸在旁边儿问,“慢慢,要不你来签我们经纪公司?”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陈旸在他们经纪公司还有着不小的股份。
有了这部戏和之前拍戏的经验,足够我重新签一个经纪公司。虽然可能没有Circle那么好,但也不会差。
可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我笑了一下说:“我暂时不想拍戏了。”
我回到陆丛给我租的公寓,看着几天以前就打包好的行李,心情又低落了那么一会儿。
我妈就劝我,“要不咱娘俩回老家吧,自己干个小买卖,虽然挣不了什么大钱,可也省心不是。”
我说:“妈,我不图挣钱。”
我确实不图挣钱,要是一开始我就是奔着挣钱进了演艺圈儿,我就不会心甘情愿的跟着陆丛了。我只是有我自己必须要留下来的理由,舞台在最初的时候只是我走投无路的选择,到后来我逐渐爱上它。虽然现在我身处低谷,可也只是状态不佳。
我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重整旗鼓。
我又重新租了房子,租金贵不说,跟之前那套精致的小公寓环境也差了不少。我妈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只是一个临时居所,随时都有搬出去的可能。
《盛妆》杀青之后,还有漫长的后期审核和制作,之后才能上映。在这部剧还没有正式搬上荧幕之前,我也还只是个几乎不为人知的三流小演员。所以对《盛妆》,我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而且它是我最为用心拍过的一部戏。
我沉寂了一个月,紧接着又开始紧锣密鼓的接广告接戏,尽量让自己忙碌起来。
我这次并没有重新签公司,而是跟着一些之前认识的经纪人接一些散活儿。有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厂家投资商,在演出之余无可避免的要去吃上一两顿饭。
从前我都是陪着陆丛应酬,这时候才恍然觉得自己在这一路上似乎走的过分顺利了些。除过被公司雪藏过一段时间,但凡接到演出或者接到戏,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
一次两次之后我开始渐渐抗拒,有些厂家觉得我不给面子,私下跟经纪人提了一提。于是有一天,一个比较相熟的经纪人给我打电话说:“沈慢你死心眼儿啊,吃一顿大餐还不用你掏钱,又不掉块皮也不掉块肉的,你就跟着去能怎么啊?”
不能怎么,但是我不想。
于是之后的演出也就慢慢变少,但好歹演出费高,偶尔也去剧组演一两个近乎龙套的角色,日子倒不是很难过。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一个杂志拍摄,是摄影师点名要用我。那个杂志社我熟得不能再熟了,就是宋朗的杂志社。
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按时到了影棚,打开门环视一圈儿,室内静的只有空调沙沙作响。影棚里也没有打开的柔光灯,近乎空旷的休息室沙发上,只坐着宋朗一个人。
我愣了愣,还是走进去,“人都哪儿去了?”
宋朗挑挑眉,“今天不拍照,我有话想跟你说。”
我在他旁边坐下来,“我可是很贵的。”
宋朗咬着牙,“我知道,你拍照不就是按小时收费么?今天我付你双倍!”
我微笑,“那你说吧。”
宋朗一张脸憋得通红,指着我,“沈慢你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