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 章 朕再任性一回(2 / 2)
想揪出余令的毛病口诛笔伐一下,实在找不到一个点。
他的爱好好像是抄家,杀人,然后没有別的了!
余令笑了,淡淡的笑声里说不出的放肆。
对待这群人就不能好好地跟他们说话,用最直接的方式最有效了。
此刻,陆陆续续有人开始交卷了。
东阁读卷官也彻底的忙碌了起来,他们无比期待能出现一个压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章。
不说压住,哪怕差一点的也行,能碰一下也行啊!
这样就可以操作一下。
可他们註定失望了,有余令的这句话在前,后面的卷子眾人看起来就有些索然无味了。
看的眾人枯燥无比。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朱常洛和朱由校父子两个还在大殿等著。
趁著没有官员,朱常洛轻声道:
“鼎甲绝非状元,榜眼,探这个名头这么简单,你知道老祖宗当初是怎么用的么”
“孩儿不是很明白!”
“记住了,洪武爷在世的时候南方士子若是科举中占据优势时,他老人家就会提拔北方鼎甲来安抚北方官员群体!”
朱常洛舔了舔嘴唇,继续道:
“成化年间,文官与宦官斗爭激烈时,鼎甲就会从性子执拗的学子里选取,委以“清流领袖”的角色,成为限制內侍的刀柄。”
朱由校点了点头。
这个他记住了,这个点是他没想到的。
“父亲的意思是余令可能是状元如果是,这次恩科最容易平息北方学子的不满!”
朱常洛嘆了口气:
“如果可以,那就是这次恩科最好的挽救方式,就看余令的文章了,內阁的那群人是大明最聪明的一群人!”
朱由校不说话了,他也为难了,如今他知道也很难学太祖爷那般去做了。
现在的內阁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
內阁的权力太大。
皇帝已经不能通过鼎甲的安排来控制天下读书人了,通过这次考试就看出来了。
朝廷是为了辽东战事取才。
朝廷的本意是多录取北方学子,是为了对付建奴。
可这次他们依旧不愿意为了国家退一步,依旧选择自己人,辽东那边的人好像也不愿腾位置。
从三路军马布置就看出来了,心是不齐的,各有打算。
有一个点朱由校很不明白。
所有臣子都知道,朝中任何制度的推行必走司礼监,司礼监要告诉皇帝得知来行红批。
若无红批,政策就推行不了。
也就是说,司礼监在控制著六部和六科。
朱由校想不明白当初“考成法”的推行实际上是从司礼监手里夺权。
当时的冯保为什么会答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难道看不出来么
六部和六科一被內阁控制,皇帝的眼睛就看不见了。
为什么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结成了联盟。
张居正死后,“考成法”虽然被废除,但失去的权力是拿不回来了。
考成法已经落地生根了,除非有魄力打散重来。
朱由校默默的想著。
他想从这些墨守成规的制度里找出一点的漏洞来。
可从头想到尾也没有想到一个可行的法子来。
唯有举刀子。
“太子爷,东阁读卷处已经陆陆续续收到学子的考卷,余大人的考卷已经答完,是不是要送到万岁爷那里去!”
內侍的话打断了两人的沉思。
朱常洛很想看看余令的卷子。
可他知道他根本看不到,內侍来告诉他是出於礼节知会他一声而已。
“去吧!”
隨著深秋到来,京城的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养心殿的万历比任何人都清楚天气的变化,他现在开始畏寒。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已经时日不多。
到了现在他也明白了何为“知天命”。
他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过了这个年,下一个年可能就看不到了。
“王安!”
“奴在!”
“著內阁擬旨吧,立皇孙朱由校为皇太孙!”
短短的一句话让王安浑身发抖,作为皇帝身边的老人,他反而是最不希望皇帝死去的一个人!
这个旨意一出,郑妃那边就“再无盼头”了。
哪怕这个机会从未有过,但权力之斗不管这些,不拼就得死。
“是!”
“殿试里余令的考卷可呈了过来”
“回爷的话,詹事府刚派人把卷子送了过来!”
“嗯,念吧!”
王安深吸了一口气,捧著卷子念道:
“臣余令奏对!”
“......”
王安念得很慢,怕皇帝听不见。
万历闭著眼听著,作为主持三大征的男人,余令的“时务策”並无特別出彩的地方。
有些话……
真的味如嚼蜡,如同余令爱吃的那鹅巴子肉,乾巴巴的.....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焉!”
王安念著念著,浑身汗毛陡然乍起。
万历闻言猛地睁开了眼,忽然笑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好啊,写的好啊,朱沐看重的人果然不差,你们想让朕的恩科成为的你们的秀场,让北方学子怨恨朝廷!”
万历深吸一口气:
“那朕就任性一回,点一个北方的状元!
王安,抄录一份,和黄榜一起张掛於长安左门,昭告天下,让天下人看看何为少年英气!”
“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