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抚愈(2 / 2)
即在断事沙门的基础上,再设“寺监”。
而那些郡县的佛寺,全部改为道场。
郡县的道观,改为玄坛,各置监丞。
此等机构的职务,皆由俗官来担任。
而其权力范围,包括了监管中央僧官、严控地方寺院等僧务事项。
现在,大隋终于形成了对僧道全面监督的监寺观制度。
这种变革,也让大隋的皇权,可以更直接插手和管控佛教、道教。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中央政府的诏令一旦下达,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直接影响到基层佛寺和底层僧众,以及其下的广大信众。
这一招,对于大隋帝国统治的巩固,善莫大焉!
这不,豫州总管府大总管、卫王杨子灿,就用上了!
他先是和杨侑、苏威、萧瑀等人,炮制出一道弘法扬善、安抚信众、归家生产的诏令。
然后,东宫监国朝廷便通过鸿胪寺崇玄署,颁诏昭玄寺、大兴善寺二十五众,开展轰轰烈烈的主题弘法活动。
大沙门,大法师,二十五众主等佛教高僧,分赴豫州总管府各郡,配合当地俗官进行对匪患、天灾过后的百姓,进行安抚、劝慰、治愈活动。
国家出钱、出物,各地方佛寺道场出人、出力,举办法会,广设粥场、医馆。
有的医学僧、天师,还背着药包、行走山野村落,进行弘法传道、救治、劝农、归田活动。
同时,地方官府和佛教人员联合,劝解流民归家,赊与种子钱粮、牲口农具,帮助其恢复生产。
一时间,大隋河南腹地,梵音袅袅。
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而远闻……
飘散在河南大地上的暴戾之气,为之一沉!
仅仅是佛教动,当然是不够的。
同样的诏令,也通过崇玄署下达到了道教管理和教务机构。
文帝当年夺权时,就利用道士力量为其大造过舆论。
即位后,自然不能忘记其帮助和重要作用。
文帝的开国年号——开皇,便取自道经。
和大力扶持佛教一样,文帝还在修建道观、度取道士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以扶持道教发展。
相比而言,广皇帝对道教的关注比他爹更甚。
仅仅在大兴城,就为道教斥资修建了玄都观(通道观)等10座道观。
至于在洛阳城内和京畿地区,就建造了24所道观,度化道士1100多人。
茅山宗宗师王远知,便常常是广皇帝谈玄论道的座上宾。
至于像歧晖、潘诞、徐则、宋玉泉、孔道茂等道教达人,也来往频繁。
对于道教,两任皇帝都采取一视同仁、共同发展、共同管理的态度。
而崇玄署,作为管全国宗教事务的管理机构,也是道教的顶头上司管理单位。
大隋皇室不仅在外扶持道教,而且在皇宫专门设立了内道场。
并在西隔城,建造了三处豪华道观。
这里的一切,由皇室供给经费。
纵其一朝,文帝、广帝不断招揽天下名士、名僧、文豪,再次编纂佛道儒经典,编制目录,刊印成书。
这一次,等崇玄署的诏令下达后不久,阿布便亲自去洛阳城中的玉清玄坛,拜访了一人。
谁?
茅山宗宗师,王远知!
王远知,字德广,扬州人,生于世宦之家。
年十五,师事陶弘景,习得上清派道法。
弱冠二十,又从宗道先生臧矜,学得诸秘诀,得大法。
遂游历天下,证其道,后又归隐茅山秘修。
在茅山期间,专注修习道家辟谷休粮、上清道法。
陈主宣帝特诏其入重阳殿,宣扬法味,开度后学,名扬天下。
陈灭,他的传奇,却在仍然延续!
时任扬州大都督广,早闻其名,厚礼敕见,成为至交。
大业七年,广皇帝复又召见其于涿州临朔宫,亲执弟子礼,问以仙道事及诸般国运前途。
高句丽征后归朝,广皇帝扈驾洛都,敕令于中岳为其修建斋仪。
后来,觉得距离仙师太远,又下诏其移居洛阳玉清玄坛,就近谈玄论道,咨问仙法。
这时候,广皇帝已是病魔缠身。
渴症、躁症、干癣,搞得他彻夜难眠,精力大坏。
对于生的渴望,对于睡眠的渴望,对于舒爽的渴望……迫使他比什么时候都更靠近神秘玄学!
阿布曾经见过好多次,在皇宫中的一柱观中,广皇帝听智顗大师诵经安神、学王远知辟谷修性。
所以,阿布不仅认识智顗大师,还认识这茅山道士王远知。
王远知说是陶弘景的传人,其实是瞎扯。
按照阿布从搜影获得的资料,当年陶弘景死的时候,这家伙才9岁。
确切的说,他倒是的的确确的宗道臧矜的弟子。
而臧矜的学说与陶弘景的学说,是有点点那么很不同的东西。
臧矜的道学,重玄而孤,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坚定守护和证道者,但其声名远逊于陶弘景。
陶弘景的重玄道学,是典型的吸星大法。
儒释道三派之长,全为其所用。
概括一点,就是三教合一!
怎么说?
“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他的“玄通圆融”,与佛学的“中观说”、儒学的“中庸之道”,以及有佛、道合一倾向的玄学,均有大大的切合之处。
因此,陶弘景的这一学说,也是华夏三教合一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陶氏去世之时,道教内部对他佛道双修甚至儒释道三修的思想,难以理解而有所非议。
所以,其人成为道教江湖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并被道家其他学派所侧目孤立。
但是,三教合一,是华夏文化的发展潮流。
自文帝、广帝次第上台,极力追求的就是文化一统、回归正朔。
所以,大隋的宗教政策核心要义,就是万化归一、从与世俗,服务国家统治。
这一点,穿越过来的阿布,自然是赞赏无比的。
阿布与王远知之交识,当然不是因为他是个野路子的亲王。
而是这家伙,搬出的前世立体知识体系,以及其庞大的当世信息资源武器!
王志远是道家宗师,他自然就离不开他们那个丹道,更离不开他奉之为圭臬的陶派理论。
先说丹道。
王远知自己在炼丹,并且严格师法陶弘景的丹术。
可是陶弘景炼九转神丹七次而不逞,他王远知何德何能炼成九转玄丹、或者用汞雄黄等物炼制出“得铜可作金”的神奇?
失败,是必然的!
不说他根本不懂“物质变化生成新物质而原子不变”的规矩,更不懂化学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的客观表现形式之说!
单单是现在粟末地各个研究机构中,那些先进而抗造的物理、化学实验设备,就能让他王远知垂涎三尺、纳头就拜!
化学、物理实验,无论古今,是个特别讲究研究仪器设备的高深学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