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路数(2 / 2)
窦抗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
“只能挑选精锐,轻装简从。”
李密断然道,“至于粮草……”
他目光扫过众人,意思不言而喻——集中所有残存的粮食,供给突围部队。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士兵和百姓,将被无情地抛弃在这座死城之中。
残酷的生存逻辑,再次占据了上风。
一场更加黑暗、更加血腥的资源争夺,在反王联盟内部悄然展开。
每个人都想成为那个“精锐”,都想为自己和亲信争夺那有限的突围名额和口粮。
人性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在极致的饥饿与恐惧面前,被彻底扯下。
三
龙门大营,黎明前夕。
帐内,李秀宁已经起身,悄无声息地穿好了衣物。
她的动作轻柔而迅捷,没有惊醒榻上依旧熟睡的小阿远。
杨子灿也醒了,靠在榻上,看着她忙碌。
“要走了?”
他问,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嗯。”
李秀宁系好最后一根衣带,转过身,晨曦的微光透过帐帘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
“此地不宜久留。鬼谷道的人还在等我消息,阿远也不能长时间待在这军营里。”
她走到榻边,俯身,在杨子灿唇上印下轻轻一吻,如同蜻蜓点水,却带着千钧重量。
“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我们的江山。”
她看着他,眼中情绪复杂。
“大兴城的事,我不会插手。但玄幽子那边,你需多加提防。他控制的杨侗,或许还有用处,也或许……是个陷阱。”
杨子灿握住她的手:
“我知道。你……也要小心。若有危险,立刻通知我。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你。”
李秀宁微微一笑,那笑容倾国倾城,带着一丝凄迷与决绝:
“放心,能杀我李秀宁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她不再留恋,干脆利落地抱起依旧沉睡的阿远,用厚厚的襁褓将他裹紧,最后深深看了杨子灿一眼,旋即转身。
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帐外的黑暗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帐内,只剩下杨子灿一人,以及空气中残留的、那缕独特的暗香。
他怔怔地坐在榻上,良久,才缓缓抬手,抚过唇角,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她唇瓣的柔软与冰凉。
怀中犹存玉体温,帐内尚余暗香浮。
佳人已携麒麟子,再入风云深处无。
他知道,她这一去,前路依旧凶险莫测。
鬼谷道的内部倾轧,天下的纷争乱局,都不会因为他们的这次相拥而停止。
但至少,他知道了她和孩子的平安。
那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下。
他掀开被子起身,走到帐边,掀开一角,望向外面逐渐亮起的天色。
寒风扑面,让他精神一振。
大兴城的终局即将到来,天下的棋局也进入了最后的官子阶段。
李秀宁有她的路要走,而他,也有他必须完成的使命。
四
“传令各军!”
声音不高,却似金铁交鸣,瞬间刺破了中军大帐内残留的最后一缕温存与遐思。
此时的杨子灿,眸光如电,神色凛然,周身散发着令人不敢逼视的威压,与片刻前那个温情脉脉的父亲、缠绵悱恻的情郎判若两人。
那属于上位者的冷静与属于统帅的威严,已如同他身着的玄甲,严丝合缝地重新披挂于身。
帐帘,早已被亲卫掀起。
帐外,黎明前的寒意与肃杀之气汹涌而入。
帐内,闻令而至的将领们已然肃立,黑压压一片,如同沉默的礁石。
这些人,无一不是百战余生的悍将,身上带着洗不尽的硝烟与血腥气。
有老成持重如冯盎、鱼俱罗、周法尚、宋老生、屈突通、阴世师……者,目光沉静如深潭,鬓角染霜,老辣干练。
有锐气逼人如来整、罗士信、高安、秦琼、程知节……者,眼神灼灼似烈火,英气勃发。
他们风格各异,但此刻,个个挺立的身姿依旧如标枪般直指苍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帐中那道身影之上,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敬畏、信服,以及压抑不住的、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渴望。
这是一群真正的厮杀汉,他们的威风与杀气,并非刻意彰显,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是无数次尸山血海中蹚出的凭证。
帐内空气凝滞,唯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以及甲叶随着呼吸产生的极细微的摩擦声。
这,就是大隋的精神气!
杨子灿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如同检阅着他最锋利的刀剑。
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砸在众人的心头:
“各部,加强戒备,游骑斥候放出五十里,我要大兴城内哪怕飞出一只麻雀,尔等也需知其公母!”
“所有营垒,加固工事,检查军械,确保箭矢充足,炮车待命!”
“密切关注大兴城一切动向——炊烟多寡,巡城频率,夜间灯火,乃至城头守卒神色!任何异动,即刻飞马来报!”
“……”
他一连串下达了十余道具体指令,从警戒层级到物资调配,从情报侦察到临战演练,条理清晰,算无遗策。
最后,他微微停顿,帐内落针可闻。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笃定与终结乱世的决绝:
“总攻之时,不远了!望诸君厉兵秣马,拭刃以待!此战,当定鼎关中,毕其功于一役!”
“诺!”
“诺!”
……
众将轰然应喏。
这一声应和,并非整齐划一的呼喊,而是带着各种口音、或浑厚或尖锐的咆哮,汇聚成一股压抑已久的战意洪流,震得帐顶尘埃簌簌而下。
他们没有多余的话语,眼神中的火焰已说明一切。
命令既下,众将再无停留,纷纷抱拳行礼,旋即转身,大步流星而出。
甲胄铿锵,步伐沉重,如同阵阵闷雷滚过地面,迅速融入帐外渐亮的天光中,奔赴各自的岗位。
大战将至的紧张与兴奋,如同无形的波纹,以中军大帐为中心,急速扩散至整个龙门大营。
杨子灿回到后帐,最后看了一眼那张仍残留着暗香与温情的行军榻。
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柔和,但旋即被更坚毅的光芒取代。
他抓起榻边悬挂的七星龙雀剑,系于腰间,抓起玄色大氅,一振,披于肩头。
然后,毫不犹豫地转身,走向帐外。
曙光,恰于此时彻底刺破了沉沉的黑暗,洒落在他的身上,也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那双深邃如星空的眼眸。
那里面,不再有片刻的迷离与牵挂,唯有坚定一如往昔的、平定天下的光芒,炽烈而纯粹。
他翻身跃上亲卫牵来的战马,那匹神骏的大黑似乎也感应到主人的心绪,昂首嘶鸣,蹄不安地刨着地面。
杨子灿,这位手握大隋权柄、决定着无数人命运的男人,在凛冽的晨风与渐起的雪沫中,再一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他的征途。
身后,是沉默如铁、气势逼人的卫队与专属骁果精锐。
这些战士,个个魁梧彪悍,身经百战,他们手持长槊,腰佩横刀,背负强弓,冰冷的铁面覆脸,只露出一双双毫无感情、唯有对命令绝对服从的眼眸。
他们如同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拱卫着他们的王。
马蹄踏碎薄霜,军械碰撞发出有节奏的金属低吟。
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杀伐之气,随着这支队伍的行进,弥漫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之中,预示着血与火的终章,即将由他们亲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