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微型黑洞(2 / 2)
他只得将手中的一张卡片对着那些破碎光影扔了出去。
下一刻,陶正阳已经出现在了双层玻璃的另一面,而双层玻璃中间的缝隙之中则忽然间出现了一张卡片。
刘正教授有些紧张地打开了观测设备,详细检查着那张卡片的完整度。魏宏教授则在视频监控之中还原那张卡片出现的过程,寻找着它的第一落点。
几十秒时间过去,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
“正阳,你成功了,你做到了。”
试验厅之中瞬间传出一阵欢呼,但唯有陶正阳仍旧有些黯然。
“这一次是运气好。事实上,我并没有完成对那些光影的分析工作。我只是向着一个我也不太确定的地方扔了过去,便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试验会成功。”
人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刘正教授有些失望:“正阳,你必须将这些几何变换、对应关系、时空关系等数据牢牢记在脑海之中,只有熟悉到成为本能,你才可以将成功率提升到可以接受的地步。”
陶正阳有些黯然地点了点头。
李维苦苦思索片刻,最终叹息道:“不行,这些数据太多了。如果仅仅是数据也好,这其中还牵扯到大量的几何变换,恐怕只有计算机才能在一瞬间之中完成如此之多的分析,对于人脑来说根本不现实。”
魏宏教授叹息道:“这个道理我们何尝不知道。但是我们没有办法采集那些数据通过计算机来计算。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正阳的大脑。”
在四维跳跃的过程之中,陶正阳所看到的一切光影都是“信息化”了的三维世界的物体,本质是一段大脑感受到的信息,而不是真的光影。人类的一切拍摄设备对此都无能为力。而信息采集都无法完成,更不要说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
陶正阳低声说道:“如果我能重新进入‘至诚之道’的精神境界,我就有把握在跳跃过程之中完成这些数据分析。”
李维与周灿对视一眼,俱都叹了口气。
陶正阳心中有一个心结始终无法解开,也正是因为这个心结的存在,导致他失去了进入“至诚之道”这种精神境界的能力。这一点众人都清楚。但人们也知道,没有人可以就此向陶正阳提供帮助。能打开自己心结的,只有陶正阳自己。
李维低声问道:“可以将这些数据简化么?或者找到一种技巧,帮助正阳更快速、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
刘正教授苦笑着摇了摇头。
周灿叹了口气:“总会有办法的,我们还有一些时间。”
此刻,莫云海盗基地之中,一艘小型摆渡飞船悄然飞出,来到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之中。一直到周边五千公里内再无其余飞船,它才缓缓停下。
一条机械臂从它上面伸出,将一颗大约只有碗口大小的金属球放置到了太空之中,摆渡飞船随即远离,在距离这颗金属球几公里、十几公里等不同距离的地方安置下了一台台似乎观测设备的东西。
等一切安置好之后,一道命令从摆渡飞船之中悄然离开,传递到了金属球之中。伴随着命令地到达,那颗金属球猛然爆炸,在这一刻,它如同一颗小太阳一般明亮。
摆渡飞船之中,一名中年科学家望着面前不断变幻的数据,神情有些沉重。旁边,一名青年人欣喜地说道:“七型实验体的威力相比六型实验体提升了百分之十三,体积与质量则各自降低了百分之八和百分之六点二。我想它应该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了。”
中年科学家严肃地摇了摇头:“不行,这还不够,还要继续开发更优化的结构方案。”
青年人失望道:“这还不够?”
中年科学家望着浩瀚的深空,沉重叹息道:“这关系着我们的命运,也关系着整个宝石星系十七亿人口的命运。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
摆渡飞船再度回归,而海盗基地某处实验室之中,十几名专家正在面对着面前一套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的太空作战服冥思苦想。
“不行,材料强度仍旧不足以支撑如此强大的过载压力,我们必须要寻找到新的材料。”
“我们只能在基地已有的材料之中选择。”
“还有燃料问题,我们必须要优化燃料利用效率,携带燃料太多的话会严重影响机动性能。”
“将之前的结构推倒重来吧,我们来重新设计一个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