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春晚(2 / 2)
“老哥,你这饺子?”
“咋啦?”
“崩牙。”余磊“呸呸呸”,吐在桌上,咬开里面居然藏了个一元硬币。
“我没放硬币啊?”黄急停还纳闷呢,也不晓得咋回事。
毕竟,广西人都没有吃饺子的传统,更别提“放硬币”了。
“嘿嘿。”老赵这一笑。
大家都懂了。
老赵的意思,元宝饺子,不能光有个皮,还得来点真金白银。
是老赵偷偷放的,谁吃到谁明年有福气。
“赵哥,你要真有心,放点周大福的黄金啊。”
“我怕化了。”
“靠,你以为金币巧克力呢?还化了?”
“里面放了几个,还有没有。”
冯健的意思,告诉数量,免得大家不晓得吞下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两个。”
“咳嗽,咳嗽”。
小李这不,就“卡住了”,卡脖子,卡脖子了。
既然晚上要看春晚,这电视就得调试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机顶盒,信号时有时无的。
搞得本地什么“数字”,频道,啥“数字专线”,一点都不好用,还不如直接用移动呢。
毕竟,放假了。
工人们干啥的都有。
毕竟是过年,虽然有疫情,还是有将近一半的工人回去了,留在厂里的都给了“补贴”,“福利”,人家愿意留下过年干活,当然还给的“待遇”啥的都要保证。
工人们一般也就一年回家,这么一次。
冬天,黑的早。
天渐渐黑下来,临时板房外挂起了红灯笼,大家贴福,挂各种迎接新年的“小玩意”。
年味太足了。
下午,领导班子分成几队,分别慰问,看望几个承包商,留守的人员。
最辛苦的行政部的小欧。
除了拍照,估计晚上还要加班写信息报道,这种公司新闻都是有时效性的。
大年三十的东西,你大年初一发出去,一是不太好,二是领导要骂的。
酒足饭饱,余磊难得空闲,打开笔记本电脑,刷游戏,音乐用音响外放,“舒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六点,余磊“年夜饭”打卡了一下,就回屋了。领导的“慰问”要应付,自己的“生活”,也不能耽搁。
老家伙们喜欢热闹。
就都到食堂,活动室吃吃喝喝,看春晚。
甚至新闻联播都“火了”。
不过,平常下班,大家也是边吃晚饭,边看新闻的。
有六点多的,也许七点的。
现在不像以前了,新闻节目单调,逢年过节,一家人都凑在电视剧旁看春晚。
那时候,大年三十的必备节目,就是“年夜饭”,“春晚”。
哦,八零后,好怀念。
所以,春晚就成了这帮“老家伙”,怀旧的节目。
大家挤在桌子周围,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手里还拿着瓜子。
“啤酒”,“饮料”,“瓜子”,“花生”,“矿泉水”,熟悉的味道。
整点八点。
熟悉的秒表。
滴滴滴,倒计时十秒钟。
然后一个广告。
熟悉的开场曲,春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