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护士节(2 / 2)
没人签字,没有亲人,万一手术中出意外,“惨了”要承担责任的。
有时候,都能把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搞没了。
说实话,孤寡老人,特别憎恨这种技术。
自己要做手术关我亲人啥事?
老了最烦这个。
丁克没到年纪,根本体会不到,啥时候全麻一做,瞬间能感觉到,人死了啥都没了。
医院让你找人。
你自己没办法,只能找黄牛。
有个没结婚的阿婆,年轻的时候是个文化人,“疫情”要两个大手术,一个是尿结石清除术,是从尿道伸进一个丝到尿道上部粉碎结石。
一个是心脏支架,在心脏加了支架。
这两个手术医院当然都要求签字。
只能找黄牛“代签”了。
毕竟是要担责任的,人家怕,所以有些胆大的陪护,就挣这个“风险”钱,确实很恼火。
但是你年纪大了呢?
脑糊涂了呢?
反正人啊,越老越惨,这个是没办法的,有儿女谁会找人冒充呢?
至于医院,也是没办法,但是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它们开心还来不及。
那么,医院自然是不会揭穿这个冒充的。
百利而无一害。
一个人出现,声称是患者的亲人,你以为医院会要求他出示什么法律证据?
才不会呢!
你说你是他妈,他舅,他姐,他儿子,医院怎么知道,怎么知道一个证明文件是合法的?
医院其实不关心这个。
它只关心我现在一个人出来负责了,出了一切事。
赖他,医院就放心了,哪怕这个人根本不是患者的亲属。
这事陪护会害怕吗?
才不会呢。
对于陪护,你患者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签了字最后出了事情怎么办?
反正陪护已经是社会上最穷的人了,你还能够从她身上榨出什么油来?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而且这事情也并不缺德,因为确实是患者自己要做手术的。
去年台风季,卫生院的老设备被雨水浸泡,是北海公司的党员突击队顶着狂风送来应急发电机,还顺道修好了漏水的屋顶。
北海这个地方台风特别多。
镇里卫生院医疗条件,设备都不好,有物资,设备啥的那再好不过了。
也算是给当地村民们做了“功德事”。
“抗疫”就是双向奔赴。
去年物资紧缺,公司从北京弄来一批,除了自用,剩下的都给了卫生院。
林芳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登记册,里面夹着张照片。
去年护士节,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帮卫生院搭建临时采样点。
临近中午,慰问活动接近尾声。
营盘镇卫生院的院子里,穿着爱心红背心的志愿者和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并肩站着。
“咔嚓”,身后的宣传栏上新贴了张合影。
照片里,有人举着写有“电暖医心”的锦旗。
“疫情”让电力员工感受到了护士的不容易,“熬夜”,“精神紧张”,大家真正的体会到了一线临床工作的辛苦。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众生皆苦。
疫情之下所有人都在付出,平日的生活中也有无数人牺牲了自己,付出汗水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