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正面冲突(1 / 2)
皇宫,养心殿。
在赵元晕倒之后,一众朝臣们便守在了这里,等待着赵元的消息。一旦赵元有事,那可真是雪上加霜了。
但几个时辰过去了,太医始终没有出来,也没有什么信儿传出来,这让不少人都忧心忡忡。
罗源来到贾琮身边,向他低声道:“贾大人,如今朝廷内忧外患,你怎么看?”
罗源和他的关系相对亲近,贾琮倒也没有敷衍:
“朝廷若三面作战,则必败无疑。若两面作战,败多胜少。”
因为之前赵元向察哈尔宣战,导致边境吃紧,中原可以调集的兵马已经不多,其中又有一大部分被牵制在凉州,朝廷可以调动的精锐已经不多了。
“贾大人的意思是,废太子,宁王,吐蕃,三者择其一而攻之,其余两者议和?”罗源问道。
贾琮点头:“不错。朝廷新败,士气低落,粮草消耗极大,双线作战实属不智。”
罗源思索片刻:“言之有理,只不知要择哪方而攻之?”
他与贾琮的看法不谋而合。
“这要看陛下作何想了。若为大汉社稷当驱逐异族,若为天下民生则当平定江南。”贾琮答道。
最后一点他没有说:如果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就选赵睿。
他的意思罗源自然可以理解,他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贾琮的话语给了他一种不详的预感,赵元极有可能会做出不智的选择。
“这三路,哪一路能战而胜之?”他连忙又问。
贾琮沉默,但沉默就已经是他的态度了,无论哪一路希望都不大。
罗源深深皱眉:“贾大人可有破局之法?”
“有,但陛下未必同意。”
这话一出口,罗源就知道他的意思了:和赵睿议和,两人联手解决了现在的危机,然后再决定皇位的归属。
这应该是应对目前局势的最好办法,但赵元恐怕不会答应。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魏德忽然走出殿外,向众人道:
“陛下传诸位大学士及诸位尚书大人议事。”
众人闻言心头都是松了口气,召人议事代表着赵元没什么问题。
贾琮随着大学士与其他几名尚书来到殿中,只见赵元正坐在龙椅上,但脸色苍白,气色很难看,看来这一连串的噩耗对他打击不小。
行礼过后,赵元直接问道:“如今朝廷危矣,诸位爱卿可有什么法子?”
众人面面相觑,讨论了片刻之后,得出了和贾琮刚才差不多的法子:选择一条主战线,稳住另外两方面。
赵元的目光中闪过一抹冷芒,他闭目沉思片刻之后,做出了决定:与吐蕃方面谈判,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延缓他们南下的脚步;册封宁王为一字并肩王,将大片地区分封给他作为封地。
听他这么说,众人顿时明白了他的选择,在江山社稷和百姓民生之间,他选择了难自己的皇位。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当北联废太子……”罗源立刻出列谏言,但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赵元打断:
“罗爱卿!朕绝不可能与逆贼议和,这等言语还是莫要再提!”
他的态度十分冷硬,完全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几名正直的官员相互看了看,似乎还想要再争取一下,然而,赵元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往后谁敢再提与逆贼议和,便以通敌罪论处!”
这话一出口,哪里还有人敢再提这件事,只能纷纷闭嘴。
贾琮始终没有说话,他很清楚这样的结果才是必然。在赵元看来,他首选要除掉的就是赵睿,他是皇位的直接威胁。等他坐稳皇位,然后再腾出手来对付赵权和吐蕃。
这让那些正直的大臣都露出了失望之色,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赵元并不是那种心怀天下,深明大义的君王,他的心里装着的只有他自己。
会议散去之后,罗源和贾琮走出了殿外,他想要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头叹息着离去,赵元如此态度,说什么都没用。
贾琮没有和任何人说什么,而是坐上了马车,快速回到了家中。
他刚到门口,就被告知贾政找他,让他去荣禧堂。
此时荣禧堂里并非只有贾政,北静王水溶,史鼐史鼎也都在。今天发生的事情太过突然,太过震撼,他们想要听听他的想法。
“琮弟,陛下如何了?”水溶开口问道。
“陛下无恙。”贾琮简单地将赵元的情况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说赵元没什么问题之后对视了一眼,水溶再次问道:
“琮弟,依你之见,这局势会如何变化?”
贾琮略一沉吟:“宁王应当不会接受册封,江南之地必然丢失。吐蕃动向未明暂未可知。至于凉州战事,并不乐观。”
他其实说得已经很保守了,有他的参与,凉州必败。
“那我等当何去何从?”水溶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这关乎着他们各自家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