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访客(2 / 2)
陈凡想了想,深圳这边,样机的老化测试在按部就班进行,认证的事情有沈浩盯着流程,和威廉的争论一时半会儿也争不出结果。去金州一趟,既能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赚笔技术服务费缓解资金压力,也是个了解不同行业设备需求的好机会。
“行!”陈凡下了决心,“我安排一下,明天就跟您过去一趟。”
“太好了!”宋运辉站起身,再次握住陈凡的手,力道很足,“感激不尽!不管成不成,这份情谊我们金州化工厂记下了。”
送走宋运辉,赵红军凑过来,小声说:“凡哥,这宋厂长……看着跟别的领导不太一样哈?没啥架子,说话也挺实在。”
陈凡“嗯”了一声,心里也在琢磨。这个宋运辉,给他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沉稳、务实,眼神里有种知识分子的清高,却又没有那种迂腐气,反而透着股干事业的冲劲和魄力。
他立刻给大刘打了电话,说了要去金州的事情,让他稳住厂里生产和新产品试制。然后又跟沈浩交代了一下资金和认证进度的跟进事宜。至于威廉,他只简单提了一句要外出处理一个紧急的技术支持项目。
威廉听说后,倒是没反对,只是提醒了一句:“陈生,请务必控制好项目周期和成本。我们的资源需要聚焦在核心产品上。”
第二天,陈凡带着赵红军,跟着宋运辉坐上了北上的火车。一路上,宋运辉跟陈凡聊了不少化工厂引进设备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们自己尝试攻关的过程。陈凡发现,这位宋厂长不仅懂管理,对技术细节也门儿清,很多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两人越聊越投机。
“咱们国家现在,缺的就是扎实的基础工业和高水平的技工啊。”宋运辉望着车窗外飞速掠过的农田,感慨了一句,“光引进设备不行,还得能消化、能吸收,甚至能改进,才算真正成了自己的东西。”
陈凡深有同感:“是啊,宋厂长。我们搞‘启明’,也是想在这个方向上,尽一份力。”
到了金州化工厂,看着那庞大而复杂的进口设备,听着厂里老师傅和之前请来的专家们各种相互矛盾的分析,陈凡立刻感受到了压力。这确实是个硬骨头。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被激起了斗志。他让赵红军打下手,自己拿着图纸和设备说明书,一头扎进了车间里,开始一点点地排查、测试、分析。
他知道,这不仅是为了赚一笔技术服务费,更是一次证明“启明”技术实力的机会,也是一次向宋运辉这样实干派领导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片更广阔的工业天地里,充满了挑战,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