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打服了才行(2 / 2)
怎么说撕就撕了?难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老张,你做的方案很好,非常扎实。高标准农田,规模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如果只是想做一个合格的农业项目,那个方案足够了。”
“但是。”
曲元明话锋一转。
“我想要的,不止于此。”
“这里,红星农场。你知道它的历史吗?”
张东兵当然知道。
那是建国初期,一批转业军人为了屯垦戍边建立的。
后来几经变革,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县属农场。
“那里是江安县红色基因的发源地之一。”
“那一代人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故事,就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让它被遗忘在荒草里。”
他又走到另一张沿溪乡的规划图前。
“还有这里,沿溪乡的山水风光,小桥流水,是江安县为数不多的自然景观。以前没人懂得开发,就这么荒废着。”
曲元明没有卖关子。
“我要你,以这两份资料为基础,重新制定招商引资方案。我们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示范区。”
“而是,一个集现代农业、红色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江安县山水红色文旅示范区!”
“山水红色文旅示范区?”
张东兵被这几个字砸得脑子嗡嗡作响。
“曲县长,这……这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光是土地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难以估量。我们县的财政……根本撑不起来。招商引资的话,这么大的盘子,有几家企业敢接?”
“谁说要我们自己投钱了?”
曲元明反问。
张东兵一愣。
“谁又说,要找一家企业来接盘了?”
曲元明再次反问。
张东兵懵了。
不自己投钱,又不找大企业,那这个项目怎么搞?画大饼吗?
“老张,你的思维要打开。”
曲元明走到他身边。
“我们没钱,但我们有政策,有土地,有独一无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本钱。”
“我的想法是,化整为零,分块招商。”
“现代农业板块,我们可以引进专业的农业科技公司,他们要的是土地和政策扶持,我们给他们。他们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产出的农产品,我们还能占股份分红。”
“红色教育板块,红星农场本身就是个活教材。我们可以联系省里的党校、各大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甚至部队,把这里打造成他们的教育实践基地。这不仅能带来人流,还能争取到上级的专项资金。”
“生态旅游板块,沿溪乡的山水,我们可以找专业的文旅开发公司。不搞大拆大建,就搞精品民宿、农家乐、漂流、徒步路线。我们出地,他们出钱出人,利润分成。甚至,我们可以把开发权碎片化,一个山头,一条溪流,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招商。”
张东兵从未想过。
一个项目可以这样拆解,这样运作。
“曲县长……您……您真是个天才!”
张东兵激动得脸都红了。
“别急着戴高帽。”
曲元明摆摆手。
“这只是一个初步构想。具体怎么操作,怎么包装,怎么把我们的优势最大化,让那些精明的商人都心甘情愿地掏钱,这才是你的任务。”
“我给你一周时间,带着你的人,把新方案给我做出来。要足够详细,足够有吸引力,足够……让所有人都看到江安县的未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
一周后,江安县政府大楼的小会议室里。
曲元明一页一页翻看着。
张东兵手心全是汗。
这份方案太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