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伏惟陛下圣明!(2 / 2)
紧接着,更多的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一位御史高举着笏板,满面涨红。
“陛下,边市易开,祸患难料!胡人贪婪狡诈,今许其入驿交易,明日便得寸进尺,轻则烧杀劫掠,重则勾结内应!前朝蕃商之乱,史不绝书!望陛下三思!”
卢璘听后,更是嗤之以鼻。
这是实在找不到什么角度了,才想到用“华夷之辨”的民族大义来压人?
户部的一名官员也跟着站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本账簿。
“陛下,西北干旱少水,建驿开仓耗资巨大!据臣粗略估算,至少需要白银百万两!倘若仓廪无水储粮,驿道无商通行,岂非徒耗国库?与其如此,不如先拨银修水利,再议商路!”
总结一句话,劳民伤财。
一时间,整个太和殿,只剩下世家派系官员们的声讨。
各种理由,各种角度,听得昭宁帝耳朵嗡嗡的。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缓缓从内阁大学士的队列中走出。
正是排名第三的阁老陈端。
他一出列,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陈端对着龙椅躬身一礼,姿态从容。
“老臣以为,此策干系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妨交由六部合议,详细斟酌,徐徐图之。”
站在队列前方的柳拱,听到徐徐图之四个字,心里冷笑一声。
好一个徐徐图之。
说到底还不是拖字诀。
什么六部合议,不过是把奏折拖进无休止的官僚流程之中。
六部之中,大半都在世家的掌控之下,只要奏折落到他们手里,有的是办法让它石沉大海,不了了之。
拖,就是他们的真实意图。
“养驿之策:商贾过驿,需缴纳‘护商税’,其值为货物总值的百抽之二,缴纳后,由驿站护商营确保其在辖区内,免遭匪盗劫掠。”
“胡汉互市所得,三成归驿站自用,以作养兵、修路之资。七成上缴国库。”
这是奏折上关于驿站粮仓之设的内容。
也是世家派系官员如此激烈反对的真正原因。
护商税,护商营。
这等于是在边军之外,另立一支由朝廷直接掌控的武装力量。
直接架空了世家大族对边境后勤、商贸乃至军需的控制权。
这是在掘他们的根!
不急才怪。
但柳拱很清楚,急也没用。
璘哥儿这封奏折,是阳谋。
是一份实实在在,能充盈国库,能增强国力,能惠及边疆百姓的实策。
任何一个有为之君,都绝不可能拒绝。
他们越是反对,越是显得他们心虚,越是显得他们只顾私利,不顾国家。
柳拱清楚,世家派系官员也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反驳的理由站不住脚。
可世家派系官员消停了,不代表朝堂就此安宁。
还没等支持新政的官员站出来附议,一道身影便迫不及待地从宗室的队列中冲了出来。
正是恒王。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太祖定鼎之时,曾有明训:‘驿传仅司递送,不可兼掌兵权’!今驿卒编练成军,屯丁持械防边,岂非变相设置‘私兵’?此例一开,则天下驿站皆可效仿!倘若边将贪权,效仿安史旧事,则祸不远矣!”
卢璘静立在百官队伍里,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祖宗家法?
说得好听。
无非是想用太祖规矩,来给新政扣上一顶“违背开国法度”的大帽子,借此动摇陛下的执政根基。
所谓的私兵之说,更是诛心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