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北境悍王 > 第207章 虎父无犬子

第207章 虎父无犬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深秋的晨光刺破薄雾,洒在刚刚经历战火洗礼的山道上。

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混合的气息,但造化县的百姓们已经小心翼翼地推开家门,脸上是久违的轻松与期盼。

衙役骑着快马,将匪患已除的捷报传遍大街小巷,引来阵阵欢呼。

县衙内,县令张有才搓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抑制不住。

虽说剿匪的银钱他一文没出,力也没使上几分,但这泼天的功劳,落在他管辖的地界上,岂能没有他的一份?

他唤来师爷,亲自口述,将一份辞藻华丽、突出“县尊领导有方”的捷报誊写清楚,命心腹快马加鞭送往奉天府。

“此番……虽凶险异常,然在本县周密部署、上下感召之下,终克顽敌,实乃皇恩浩荡……”他眯着眼,回味着奏报里的措辞,自觉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奉天府内,知府方致远其实早已得了探马详报。

当听到“赵范”这个名字再次与“十里堡”、“青龙山”、“一日荡平两山匪寇”等词联系在一起时,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踱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飘落的黄叶,心中已是波澜起伏。

此子自北上以来,击羯军、烧敌营、闯万军大营救北境王……如今又肃清了困扰奉天府十余年的匪患,其锋芒之盛,令人侧目,也令人不安。

但转念一想,这毕竟是发生在他方致远治下!他立刻回到书案前,铺开上奏皇帝的周折,笔走龙蛇,文思泉涌。

在奏折中,他将自己描绘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总指挥,如何“夙夜忧叹,谋划方略”,如何“激励将士,稳守后方”,极尽渲染之能事。

写到关键处,他甚至停下笔,捻须沉吟,寻找更贴切的词汇来标榜自己的“英明”与“果敢”。

然而,笔锋一顿,他终究没敢将功劳尽数揽于自身。

京城耳目众多,陛下圣明,若遣人细查,发现他连前线都未曾靠近,那便是欺君大罪。

他斟酌再三,将赵范、张辽、张有才等关键人物的名字一一列入,既显公允,也为自己留足了退路。

至于那些乡勇、护卫,名微身贱,自然不入这煌煌奏章。

数日后,京城,枢密院。

太尉赵简展开奉天府来的周折,只看了几行,眉头便微微蹙起。方致远的文笔浮夸,字里行间充斥着自我标榜。

他对此人能力知之甚详——剿匪十余年,越剿匪患越重,岂能忽然有此雷霆手段?当他的目光扫过“赵范”二字时,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嘴角难以抑制地扬起一丝欣慰的笑意。

他用左手缓缓捋过雪白的长须,眼中闪过洞察一切的光芒。

关于这位五皇子在北境的所作所为,他案头早有密报堆积。无论是石破天惊的“石油弹”,还是梅花坞孤身闯营的胆识,都让他这个历经三朝的老臣感到震撼与惊喜。

“虎父无犬子啊……”他低声感叹,随即想到京城里那几个只知争权夺利、沉湎享乐的皇子,心头不由得蒙上一层阴影。

北唐的未来,需要的是赵范这般于危难中崛起的擎天之柱!

很快,皇帝的诏书便颁了下来。

诏书中对前线将士褒奖有加,尤其对赵范及其部众赏赐尤为厚重,金帛、田亩、爵位,不一而足。

对方致远,则仅以“督治地方,亦有微劳”一笔带过。

方致远跪接诏书,只觉那绢帛重若千钧,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襟。

皇帝的反应如此精准,分明是早已洞悉内情!这不仅是恩赏,更是一次无声的警告。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亲自押运着赏赐,马不停蹄地赶往造化县。

犒赏大会设在造化县校场。三军列阵,旌旗招展。

赵范、张辽等人立于台前,身后是经历血火洗礼的十里堡乡勇、青龙山义士以及官兵代表。

阳光洒在将士们染血的征衣和坚毅的脸庞上,熠熠生辉。

方致远站在高台上,宣读诏书的声音比平日柔和了不知多少。

当念到赵范的名字和封赏时,他甚至还微微侧身,投去一个近乎讨好的笑容。

台下,将士们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声震云霄。

赵范站在人群中,目光平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