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泰国内战(四)摘桃子(2 / 2)
北泰军的将领站在一旁,没人说话——他们都清楚,清迈军一南下,他们就彻底陷入两面夹击的绝境,再抵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11月5日,清迈军主力十万余人,在苏格拉瓦的亲自率领下,沿湄南河,迅速占领了达府、素可泰府、彭世洛府等北泰军原来的地盘,北泰军留守的部队望风而降。
更糟糕的是,北泰军的不少将领,见大势已去,开始带着自己手下的部队向中央军投降了。
11月12日,他侬手下一半以上的将领都向中央军投降,中央军趁机发动了反攻,北泰军的士兵逃的逃,降的降,就没有任何人想要抵抗的。
他侬亲自到前线,试图挽回颓势。
他站在战壕里,对着逃跑的士兵大喊
“弟兄们,不要跑!跟我一起抵抗!”
可士兵们已经没了斗志,一个个丢弃了手里的武器,狼狈地逃跑,没人理会他的呼喊。
有个年轻士兵路过他身边时,停下脚步说道:“大帅,别打了。”
“我们输了,再打下去,也是送死啊。”
他侬看着这名士兵,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经营了多年的北泰军,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崩溃。
1957年11月30日,他侬宣布下野,北泰军放弃抵抗,向中央军投降。
他侬在通电中说:“北伐战争,历时四月,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实乃吾之过也。今愿下野,以谢天下,望中央早日平息战乱,还百姓安宁。”
战争结束后,泰国湄南河这片流域,早已是一片尸横遍野,湄南河沿岸的村庄,十室九空,房屋被炸毁,稻田被踏烂,路边随处可见尸体。
逃难的百姓,像潮水一样,四处寻找食物和住所。战场上,遗弃的武器、弹药、马匹,堆积如山的尸体,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
素攀武里府三竹县的拉马一家,终于从山里走了出来。他们一家的房子被炸毁了,稻田的水稻被踏烂了,家里的粮食也没了,但他庆幸的是,他们一家老小都还活着。
他看着眼前的废墟,叹了口气,和家人一起清理废墟——他知道,日子还要过下去,就算只什么都没了,也要重新种地,养活家人。
中央军的士兵奥纳,终于活着等到了战争结束。他的脸上,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那是大城府战役时留下的。
他收拾好行李,带着部队发的奖赏,踏上了回家的路。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着这片被战火弥漫的土地,心里五味杂陈。
他活了,可是他的兄弟,一起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北泰军的士兵帕奇则永远留在了素攀武里府城外的稻田里。
他那封没寄出去的家信,被一个中央军的军官捡到了,军官看了信,心里五味杂陈,最后还是按照信上的地址,把信和帕奇身上的钱,都寄给了他的妹妹。
几个月后,帕奇的妹妹收到了来自哥哥家信和为数不多的军饷,她抱着信哭了整整一夜,然后把这封信埋进土里,立了个衣冠冢,再对着哥哥离开的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12月12日,清迈军完全占领了达府、素可泰府、彭世洛府等北泰军原来的地盘。
苏格拉瓦被曼谷方面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成为了中原大战最大的受益者。
沙立趁着大胜之威,不仅收编了北泰军和东北军的残部,还收编了泰国东部和西部地区,那些摇摆不定的军阀势力。
沙立淘汰军阀部队的老弱病残,只留下最精锐的士兵,中央军锐减到十八万人的兵力,扩充到了30万人,中央军的实力得到了加强。
可这场北伐战争,留给泰国的创伤,却久久无法愈合。
据不完全统计,北伐大战历时四个月,双方伤亡总数超过二十万人,百姓流离失所者超过两百万人,湄南河流域的经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大片农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泰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总理,你想要进军呵叻高原!”北标府的临时指挥部里,传出一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