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方向集中(1 / 2)
第155章方向集中
乔元启给出的结果,让专案组的调查方向开始缩小,按照正常办案逻辑,这条线必须要倾注大量警力。
受害者吴翠翠每月在熊川家附近经过,从连环杀人的角度看,应该不会是巧合,这里面大概率有关联。
只要找到了关联点,即等于找到了作案动机,找到了作案动机,嫌疑人也就相应浮出水面。
万事开头难,如何找到关联,是专案组需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先不用管岚光分局怎么查。」季伯伟开口,「熊川的亲朋好友和邻居该问的问,住所附近该走访的走访,熊川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他每天几点出门,几点回家,早饭午饭晚饭在哪吃,每一个环节都不要漏掉。」
众人点头,这件事毋庸置疑。
说完,季伯伟拿起一沓资料,继续说道:「这是案发现场附近一个十字路口通往案发现场方向的车主信息,时间是晚上六点到十二点,每小时大概八十辆左右的,一共四百九十七辆。」
经过几日的调查,结合受害者熊川的死亡时间以及他在死亡当天的行踪轨迹,刑侦大队将监控的排查范围缩小在了六点到十二点。
熊川的尸体,在被杀当天就被发现了,而吴翠翠的尸体是在两天后。
野外抛尸,接到报警的时间有著很大的随机性,本案已经算很快了。
像之前侯家柔的案子,分局接到报警的时候尸体已经腐烂严重。
支队长高秉阳的判断其实是合理的,嫌疑人完全有条件做到让警方更晚的发现尸体,但两起案件都没有这么做。
选择野外作案,似乎只是因为安静、安全或者心理舒适区,而非毁尸灭迹,两个案发现场表面上荒无人烟,但总有某些人群光顾。
「不是还有一个小路口吗?」方舟说道。
季伯伟点头:「对,这就比较难办,两个路口都是前方案发现场的必经之路,一个有监控一个没监控,嫌疑人会如何选择?」
方舟没有回答,这是很简单的选择题。
从技术中队(法医、痕检)的勘查结果看,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绝对过关,不可能在监控上犯错误。
韩凌问:「符合作案时间的车辆,往返的有多少?」
若嫌疑车辆在四百九十七这个数字内,自然往返的可能性最大,凶手杀完人了总要回来。
季伯伟:「依然过百,你要看?」
说著,他将资料推了过去,文件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被韩凌按住。
韩凌翻开查看车主资料,只有姓名、性别、年龄等最基本的信息。
嫌疑人不太可能开车走监控路口,他是为了混个眼熟,万一在接下来的走访过程中遇到了,能马上对号入座。
在韩凌看资料的时候,季伯伟开口:「再梳理一遍案情。
受害者熊川无正当职业,收入来源不稳定,涉黄,涉赌,还吸过毒,已经有多人证实他在案发下午五点半的时候还活著,推测回家的路上遭遇了袭击,这个时间可能在六点到七点之间。
城乡结合部那边现代化建设落后,空房子多小路多,监控少路灯少,附近还有荒地,理论上熊川在哪遇袭都有可能,被打晕带到了第二案发现场,心脏连捅三刀致死。
第一案发现场,目前没有找到。
经过几日的调查,没有在黄赌毒三方面发现命案线索,判断死因很可能来自于日常生活,和岚光区的受害者吴翠翠一样。
这两个人到底认不认识现在还是未知数,我们接下来的任务是集中警力全面走访熊川家所在的城乡结合部,深入了解熊川的过往经历,找到他和吴翠翠的具体交集点。
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不明白的吗?」
韩凌还在看车主信息,此时抬头:「季队,吴翠翠的纠纷问题查完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