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这不是我想要的女僕装!(1 / 2)
第246章这不是我想要的女僕装!
刘燁带著大部分人在京城出差,辛乡的大小事务都落在了大舅子董承身上。
连日来,案牘如山,董承忙得脚不沾地,常常在衙署熬到深夜,连著几日都踏不进家门。
不过人都是逼出来的,起初的手忙脚乱过后,董承处理起钱粮调度、邻里纠纷这些琐碎政务,竟也渐渐摸出了门道。
他心底始终清楚,自己实在算不上什么能人,他识不得几个深奥的字,舞不动刀枪,更拉不开强弓,可说平庸到了泥土里。
但妹夫自起势以来,便对他极为器重,眼神里全是非你不可的信任,管理军工厂就已经搞得董承压力很大,现在又把辛乡大大小小的事务交给自己,更是让他时常夜不能寐。
董承揉著发胀的太阳穴走出衙署,午后的阳光洒在新修葺的大街上,几个半大孩子追逐著从他身边跑过,带起一阵轻尘,笑声清脆得像檐角的风铃。
他抬眼望去,街道上人头攒动,贩夫走卒,熙熙攘攘,自有一股井然有序的生机。
原先那条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的主街,已被拓宽垫得平整坚实,据说是用了一种叫水泥”的新材料。
街道两旁原本低矮破败的茅草房和土坯房,如今大多被改造成了青砖灰瓦,两三层楼的精致商铺,虽不奢华,却整齐利落。
董承没去过京城,但他感觉京城也不过如此。
街道尽头处,还设了个简单的木亭,一名警备兵按刀立於其中,身姿挺拔如松。
方才还嬉闹著奔跑的孩子们经过木亭时,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脚步,望向他的自光里没有畏惧,而是充满了由衷的尊敬和嚮往。
此时的辛乡,和半年前的辛乡早已大不相同,那时的辛乡死气沉沉,人的脸上根本看不到未来的希望,终日为下一顿糠菜发愁,哪里敢奢谈什么明天。
而今行走在街巷间,扑面而来的是蒸腾的生机。
昭武伯建立起来的各大工厂,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
便是身无长处的,只需每天卖些苦力,不仅三餐管饱,每月还能拿到一两二钱的俸银,这银钱当场就可以折合成粮米,足以让全家老小吃穿不愁。
生存没有太大压力,每个月还能剩下点结余,便可以留著在节假日改善伙食,又或给媳妇儿娃儿添件新衣裳,这就是万千百姓心中最质朴的心愿了。
在昭武伯的號召下,许多孤苦无依的男女结为连理。
成了家,便有了根,就算是真正的辛乡人了。
新婚夫妻不仅可以领到昭武伯赏的安家银,生了娃还有津贴,等娃长大了,还可以上免费的学堂,读书认字。
如今走在街上,隨处可见怀揣著工钱给孩儿称的汉子,以及挎著布兜相约浣衣的妇人。酒馆里传来的谈笑声,也褪去了往日的苦涩,透著实实在在的鬆快。
日子,真的变好了。
董承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耳边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嘈杂,心中那份因能力不足而產生的焦虑,渐渐被一种实实在在的欣慰所取代。
妹夫带来的並非仅仅是强大的武力,而是这一整套让百姓能安居乐业、看到未来的法子。
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它静静地证明著,他们正在走的这条路,虽然艰难,却是对的。
董承伸了个懒腰,带著几个加班加了好几天的吏员,走向街角的那家【海上漂】火锅店。
此时,西红柿炒番茄还在前台忙著记帐,见到有顾客上门,赶紧站了起来:“欢—迎光临。”
看清楚了来人,西红柿炒番茄笑著招呼人往里进:“原来是承哥,快里面请,我上次都说了吧,咱们这的火锅独一档,吃了肯定还想吃!”
董承微笑著点头:“確实是好吃。掌柜的,我们一共七个人,劳烦安排个清净些的包间。”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