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生死299天 > 第168章 随时收割的禾苗

第168章 随时收割的禾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余庆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关于尧丹那份欲言又止的隐瞒,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心头,不深,却时时带来隐痛。他动用了些关系去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却如同泥牛入海,泛不起半点有用的涟漪。

眼下线索寥寥,他只得将这份疑虑暂时压下,锁进心里的某个角落,告戒自己先专注于眼前更紧迫的危机。他现在的全部心力,都倾注在老陈一家的康复上。

老陈本人蜷缩在病房的角落里,眼神浑浊,如同被风暴摧残过后又遭虫蛀的老树,对外界的大部分刺激都反应迟钝,偶尔嘴唇嗫嚅,却只吐出几个不成调的音节。

余庆不敢奢望他能迅速焕发生机,能维持现状不再恶化,已是万幸。余庆更担心老陈的精神崩溃了,他对现在的新生活依然惊恐不已。

但是他的两个孩子则不同,才刚刚明白一点点世事,如同被狂风骤雨打蔫了的苞,根基尚在。因此,在余庆看来,她们还有极大的希望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稍加耐心教育和引导,便可塑造成材。

他们眼中虽然还残留着惊惧,像受惊的小鹿般容易慌乱,却依然在看向窗外飞鸟或医护人员带来的新玩具时,闪烁着生命初开的好奇与灵动。这也是余庆稍感欣慰的地方。

对老陈一家的治疗在封闭且安全的瓮山医院特护区中进行。这里环境清幽,安保等级极高,白色的墙壁和淡淡的消毒水气味构成了主旋律。

起初进展似乎顺利,在精心的饮食调理和温和的心理疏导下,孩子们的脸色逐渐红润,消瘦的脸颊也慢慢丰润起来,食欲也有所恢复。

他们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再也不是那么神经质了,甚至敢在余庆探望时,小心翼翼地伸手向他讨要带来的小玩意儿呢。这小小的进步,让余庆紧绷的神经稍微松弛了片刻。

然而,就在余庆稍感宽慰时,医疗团队的首席生物学专业类人姝,带着一份令人费解的报告找到了他。在余庆的临时办公室内,她调出了全息投影,蓝色的数据流在她身边缓缓旋转。

“阁下,我们在他们的血液样本里,发现了一些……不属于已知任何生物学范畴的东西。”

她指着全息投影上那些被高亮标记、细微得如同尘埃、却又仿佛有自主生命般规律脉动的幽蓝色光点。

“我们暂时称之为‘置换细菌’。但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细菌,不产生毒素,不引发典型的免疫反应,结构也迥异于任何已知病原体。”

“那是个什么东西”余庆身体前倾,盯着那些诡异的光点,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根本不太理解她所说的话背后更深层的含义。

“嗯,怎么说呢……我也是刚刚通过反复的检测和多维度数据对比,才归纳出这个初步结论。”

青鸾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稍快,显露出事态的非同寻常。

“这种微小的结构体,能在特定条件下,比如某种特定频率的电磁场或生物电信号刺激下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协同场信号,其作用机制类似于量子纠缠,但表现形式更为复杂,似乎能传递更丰富的信息。”

她放大了一个模拟动画,只见那些光点在虚拟的血管和神经网络中穿梭,彼此间延伸出几乎不可见的能量丝线。

“它们像无数微型的信号中继站,不仅能在单个宿主体内自行链接成一张复杂的微观网络,甚至能跨越物理距离,与其他宿主体内的同类结构产生联动,形成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分布式系统。”

余庆倒吸一口凉气,惊呼道:“这还了得,那不成了……成了别人某种形式的傀儡或者纯粹就是人家待宰的羔羊,生死不由自己”

一想到老陈一家,甚至更多人可能处于这种状态下,他就感到一阵恶寒。

“但目前观察到的现象显示,它们的目的似乎不是破坏,”类人姝调整着投影参数,展示出置换细菌与神经细胞接触的微观模拟图,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感慨。

“看这里,它们的行为模式更像是……‘共生’或者说‘替换’。它们正在缓慢地、有计划地、几乎是彬彬有礼地替换生物组织中的神经细胞,尤其是大脑皮层和海马体的神经元。

这是一种……悄无声息的‘鸠占鹊巢’,一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技术手段下的组织替代。”

这个发现让余庆脊背发凉,冷汗瞬间浸湿了内衫。一个可怕的推测在他脑中迅速成型,并且越来越清晰:

第七乐园的居民或许也是这个东西作怪,而并非简单的失踪,而是在某种预设信号的激活下,体内的置换细菌网络瞬间完成了对他们的主导权的更替,如同一声令下,所有节点同时启动。

接着将他们的意识上传或整合到了一个庞大的、我们无法感知的集体网络中,而他们的肉体,则如同被拔掉电源的精密仪器,失去了内在的驱动,陷入了无休止的、植物人般的休眠。

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暴力绑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无声无息的“意识收割”。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意味着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可能成为那些幕后操纵者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能被剥夺自我,沦为庞大网络中的一个无意识节点。

这技术是一把悬于全人类头顶的、不知何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最终让少数技术精英成为自封的神。

危险并非远在天边。不久后,小雅和大雅也开始出现同步的异常症状。

她们会在深夜同一时刻,比如凌晨三点零七分,毫无征兆地惊醒,浑身冷汗,声称听到了“若有若无的歌声”,那旋律空灵而诡异,无法用已知的任何音阶描述,却深深烙印在她们的脑海里。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次日分别的心理评估中,她们能毫不费力且细节高度一致地描述出彼此梦中出现的相同景象:

一片无边无际的、由不断流动和变幻的璀璨光线构成的森林,所有树木的脉络都在同步搏动,仿佛一个巨大的、拥有统一意志的活体大脑,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