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铁骑破晋(1 / 2)
第556章铁骑破晋
虽然出现了些意料之外的变故,甚至使局面都变得凶险,但邓羌对於战情的认识,依旧清晰。
来袭的几千晋骑,是桓温仅剩的能够给秦军带来威胁的爪牙,而他的目標,则是一举將其拔除。
没了骑兵的掩护配合,那剩下的三四万晋军,便像没了獠牙利齿的猛虎,空有一身蛮力,也难在秦军面前发挥出来。
只不过,想要虎口拔牙,还是要担些风险的,仅靠隨邓羌追击的一万多秦军精骑,还是略有不足。
即便靠著强大的战力,能够成功,在晋军反扑下,也必定伤亡巨大,那样反倒让桓温达成了目的,邓羌坚决不干。
但是,邓羌手里的牌,可不只这些秦骑。
在两军追逃纠缠间,陈晃所率三营秦军步卒,也在提速东行。因为有秦骑在前开路,进军效率相当高,还携带有大量军需輜重,以支撑前线。
归德、弘农二营,在当初弘农之战后,伤亡惨重,虽然很快补充了一些新兵,但战斗力削弱得厉害。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垒营,却可以如其名一般,成为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此时,陈晃率大队,已然在后方不远,正在往函谷战场赶,加把劲,用不了两的个时辰,也能投入战斗了。
有这三营步军的支持,邓羌至少可以保证,函谷的正面对抗中,立於不败之地。
而在这等战局下,邓羌谋求的,又岂只是不败
桓温的反扑虽然刺得秦军鲜血淋漓,但这也给了邓羌彻底击破晋军的机会!
除了陈晃后继之师,他手里还有一张从头到尾都隱藏得很好,始终不曾动用的王牌一玄甲重骑。
秦王费重资,打造的这两千具装铁骑,可不是摆设,用来看漂亮的,关键时刻,这就是杀手鐧!
邓羌之所以仍然按捺不用,只在寻找一个最佳出击的时机,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舍桓温之外,又还有哪个目標值得邓羌把玄甲营撒出去呢这玩意一旦出击,可就不能轻易停下的,那也意味著决战的时刻。
而即便以上策略都不奏效,在陈晃之后,自临汾南下的其他几支中军,也已渡河南下,隨著秦军追击的步伐向东转进。
若是等那四营秦军中军赶到,那么邓羌敢保证,正面对拼,也能將桓温战而胜之!
问题在於,眼前晋军的反击,能给秦军带来多大的麻烦,其展现出的锋锐与士气,又能坚持多久
说到底,桓温的这波进攻,看似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也仅仅是一波流。其虽拥数万兵眾,实则后继乏力!
隨著陈铁、徐鉉二將率军增援上去,驍骑营將士有了主心骨,秦军阵脚总算是稳住了。
但曹被阵斩的影响,还是太大了,再加上邓遐、苻生的勇猛表现,虽然度过崩溃的危机,却也无法重回此前对晋军的强势压制。
不过陈、徐二將接管战局后,却有意识地重新集结幢队,以二人为中心,使驍骑將士团聚身边,尽力消除那种无序的乱战。
无脑拼命,只会降低秦军的水准,不利於发挥其优势。相反,晋军邓、苻二將,却是巴不得乱战一通,乱中求生,乱中取胜。
论指挥纪律、战斗素质,自然拼不过秦军,但他们都有一身当世罕匹的武勇。仅凭个人武力,在大规模交锋中,往往会陷入孤立、无力的处境。
但当战斗陷入焦灼之后,开始比拼意志与忍耐后,一个猛將身先士卒,能够起的表率作用,也是极其显著的。
尤其是苻生,当年苟苻大战期间,他尚年轻稚嫩,虽已展现出剽悍天赋,但毕竟还未完全兑现。而今数年之后,年纪与身体上来了,苻生也渐渐攀上其武力的巔峰状態。
在这场战斗中,也尽数挥洒出来,用曹以下十余名大小军官的鲜血展现他的凶悍,至干殞命於其手中的秦卒,更难以计数。
其独眼,已经足够夺目,自带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气质,当其浑身浴血之后,就有如一头独眼魔神一般。
似苻生这样的战將,个人速度、膂力、反应都是第一等,身覆重甲,本身防御惊人,寻常人难以近身,寻常武器也难造成致命伤害,再拋开一些小概率的意外事件,战场之上,能给秦军带来的伤害与破坏实在厉害。
双方一以指挥训练,一以强悍武力,函谷道间,激战持续....
而另一路,弓蚝亲率果骑將士,绕行数十里袭其后,在费了近一个时辰后,方才成功迁回。
秦晋交锋这片函谷地域,南山北径,通道还是不少的,这些野山径,虽不似干道那般开阔,甚至可供双方上万骑兵衝锋,但放慢速度进军,还是可供通行的,只是速度慢些。
这些路径,不只邓羌在利用,桓温那边,也有所防备。
弓蚝绕袭,至三岔隘口,竟有晋军把守,不过临时布置的防御,敌不过果骑將士一次衝锋,若不是守將薛珍跑得快,脑袋可能就被弓蚝砍下了。
当然,薛珍战意不高,甚至有些怯战而逃的意思。这个人,心態已经彻底发生变化了,因为数次就北伐方略发表意见,不为桓温採纳,怨言不断。
对桓温半途反击、捨命一搏的做法,更是嗤之以鼻,接受任务时,心中都是不情不愿的,面对有如猛虎下山的秦骑,哪有心气去抵挡。
再者,当初在逗津时,为接应败逃的邓遐、苻硕,他可损失好几百部卒,心中本就不忿,哪肯卖力。
轻鬆解决薛珍所部后,弓蚝马不停蹄,率军出隘口,直插晋军后背。
然而这个时候,谷地间的战况又有了新的变化,靠著不断的组织、进攻,陈、徐二將合力,终將邓、苻压制,使得晋军战线后移。
不过,继邓、苻二部后发的晋將朱序,所率五千荆州精锐甲士,也赶到了。
邓、苻、朱三部,这决死突击的上万步骑,便是桓温此次捨命一搏,投入最大的本钱了。
虽然手中还有三万兵眾,但战力找不出这三支精甲更强劲的了,即便有,那也是用来拱卫中军的,那有如桓太尉的底裤,岂能真扒下来投入战场.....
而得到朱序所部参战后,又轮到秦军落於下风了,这样的短兵交接,又有山势限制,步军方阵对失了速度的骑兵来说,威胁是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