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邓氏崛起,郭氏不稳,柳氏意动(1 / 2)
第560章邓氏崛起,郭氏不稳,柳氏意动
“稟大王,尚无消息!”苟武明显顿了下,拱手回道。
苟政想了想,吩咐道:“传书王、贾二將,桓冲不易对付,务必谨慎,若无战机,撤回来吧!即便没有斩获,也不要中了晋军埋伏,徒添损失!
“诺!”苟武应道。
对於武关方向的反击,苟武心中,实则並不抱多少期待。王泰所率武关守军,在漫长的攻防对峙中,从兵力到精神再到体力,都消耗得差不多了,战力还剩几分,需要打个问號。
归义、昭义二营,虽然常驻蓝田、关,属於新锐,但毕竟兵力太少,二营的战力也不能与东出秦军相比,又缺乏骑兵,如何追击
桓冲虽止步武关,但此人的带兵能力,还是不俗的,晋军兵力又多,只要不乱,凭藉著武关外的地势,足可稳步撤退,甚至反咬一口,也不是太让人意外的事情。
事实上,苟武此前是反对武关秦军追击的,这一路的任务,本就是防守,拱卫长安,敌既主动后撤,危机解除,任其自便即可。
虽然这般考量,但面对王泰与贾虎固请,苟武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还是要估计几分前方將士的情绪。
如此大战,其他各路秦军,都在与晋贼燕寇搏杀,功勋赫赫,唯有武关这一路,始终平静。即便武关的关防,也几乎是被桓冲凭藉军力、器械摁著打。
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守住关城就是功劳,但总是缺乏点什么,尤其与其他几路秦军的战果相比,更显黯淡。
但是,放出王泰与贾虎,就像放出了两匹野马,结果如何,就不能保证了,只能选择相信二將了。
不过秦王都做出这样的指示了,也基本意味著,武关这一路战事,也將收尾了!
一场殿议,整体氛围还是轻鬆的,毕竟形势大好。
散议之前,苟政又一种严肃的口吻,对在场秦臣们交待道:“半载鏖兵,虽则痛苦,代价巨大,但是,诸卿也知,比战场廝杀更为艰难的,是战后处置事宜!”
“晋燕来势再强,我將士效死,终成功击破之!”苟政微笑著劝勉道:“善后这场仗,还需满朝齐心、各部协力,给孤打好了,让我大秦,儘快恢復到战前模样!”
微微一顿,苟政又以一种诚挚的自光看向郭毅:“善后诸事,便由丞相总理i
”
“诺!”郭毅立刻拜道,对秦王的这等信託,对那时远时近的態度,心情总是复杂无比。
话虽如此说,但不管苟政,还是殿中秦臣,心中都清楚,想要回到战前的模样,没个三五年的休养生息,根本不可能。
这场三国大战,把秦国的发展,打得倒退了好几年,尤其是经济水平,甚至不如开国前后的水平。
但燃烧经济为代价,换来的,却是秦国根基的进一步巩固,人心进一步凝聚,一个崭新的大秦王朝,將真正崛起於关西,谁也摁不住了!
虽然肉眼可见的,秦国接下来將面临几年的拮据困难时期,乃至將士的功劳抚恤或许都要来一个“分期支付”,但这些都不影响苟政美好的心情。
前途虽然曲折,但未来,是充满光明的,苟秦王朝这个康庄大道,至此是彻底被苟政给蹚出来了!
总之,未来可期!
散议之后,心情大好的苟政,径直离殿,前往椒兰殿崇仪阁,看望邓夫人,也抱抱他的第五子“子丑”。
虽说战功还需经过战后二衙敘定,但苟政对邓羌的酬报,已经开始了。
首先,苟政直接给五子取了个大名“勛”,以纪念这场卫国战爭的不世功勋。
同时,给邓夫人升格,晋为贵妃,又命人在后宫新收拾出一座宫殿,更名崇仪殿,由其单独居住,加派伺候宫人。
一时间,邓氏之荣宠,冠绝后宫,內宫外朝,无不艷羡!
“建此殊勛,满朝上下,还有何人能压邓氏一头只怕郭氏地位,都摇摇欲坠啊......”离开衙署前,收到消息的吏部尚书柳恭,沉吟良久,望向后宫方面,喟然一嘆。
面態虽然平静,但心头的酸楚,却难与人言。
由於苟政大肆与士族联姻,使秦国外戚看起来不那么值钱了,然而,作为皇亲国戚的好处,任谁都看得出来。
尤其隨著苟国这条大船,越开越远,越开越稳,作为已经上船,並与苟氏深入绑定的外戚士族们,更是倍感振奋。
但是,这外戚之间,亦有前后高低,相互之间,產生齟齬是难免的,並且已经有从內廷逐渐蔓延至外朝的趋势。
隨著秦国的发展、壮大並稳固,郭氏慢慢地,有些压不住其他大姓了。
旁人不提,就他解县柳氏,心中便一万个不服!
闻喜郭氏,小门小户罢了,也就仗著投靠苟政比较早,否则这王后、丞相,这“第一外戚”,哪里轮得到他郭氏。
同出河东,柳氏对郭氏的蔑视就更加严重了。想他柳氏昌盛时,他郭毅还闻喜县官都还不是,格说起来,就一个寒门土豪罢了。
虽然柳氏屁股下也不怎么干净就是,当年毕竟是靠著投靠羯赵,舔石虎的屁股,方一步步发展成为河东第一右族。
当然,前尘往事已成云烟,不需多提,但落到柳恭身上,每每思忆,却总是懊悔不已。
若是当年没有与苟政作对,若是眼光放聪明些,识得真龙,及时投效苟政,如今之苟秦,哪里容得区区闻喜郭氏窃据高位....
事实上,若非自知其短,入主长安之后,郭毅政治態度不会那般鲜明地倾向豪右,身段不会那么软。
其所求者,固然有替苟政招抚各地士族豪右、稳定地方的考量,其中必然还有藉以得到右族们的认可,获取其支持,让郭氏得以躋身真正顶级豪门...
乃至於,他此前挖空心思,在朝中推动册立王太子,也有底气不足的原因,尤其是其他几个有根底的夫人,陆续產子之后。
而郭毅这样的考量,可谓一叶障目,甚至可以说蠢!
说严重点,他屁股都是歪的,在秦国,在苟政一手建立的苟秦,他作为丞相、国丈,他郭氏想要成为真正的豪门,还需要其他士族豪右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