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法国的动向(1 / 2)
就在欧洲的目光聚焦于多瑙河与高加索的血战之时,遥远的远东,另一场由法国主导的战争风暴正在酝酿。对于在国内焦头烂额、急于通过对外胜利来转移矛盾和巩固权位的麦克马洪总统而言,这起悲剧无异于天赐良机。
皖南教案的消息通过电报传至巴黎,爱丽舍宫内的麦克马洪总统及其内阁,非但没有表现出悲痛,反而视之为一个扭转内外困局的绝佳契机。与在巴尔干同奥斯曼和伊朗血战相比,对积弱的远东发动战争,被视为一场风险更低、收益更可控的军事行动。
而且在非洲和东南亚的殖民竞争中,法国落后于英国和伊朗。若能在远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取新的权益和领土,将极大提升法国的殖民帝国地位,并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因此,法国政府迅速定调:将皖南教案定性为远东纵容的、对文明世界的野蛮挑衅,必须采取最坚决的军事行动予以惩罚。
麦克马洪让报纸大肆报道越南对基督教徒以及法国传教士的迫害,引得不少法国人对此愤怒不已,然后将这个力量推动议会对远东的入侵计划。
法国公使奉命向远东政府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最后通牒式要求:立即处决所有参与袭击的凶手,并严惩渎职的地方官员。
割让华南岛(懂得都懂)作为补偿和保障。
扩大法国在华南地区的通商特权,并取得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
要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保护天主教的谕令,承认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和置产的权利。
与此同时,法国开始进行军事部署。由海军上将孤拔指挥的法国远东舰队,开始向远东沿海集结,目标直指福州等要地。
“法国这是准备找远东殖民地。”
这目的再明显不过了,伊朗占了原本是法国的殖民地,现在法国要抢,只能从远东抢了。
法国对秦尼斯坦也是挺眼红的,上千万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可是对国内工业最好的支持。这原本都应该是法国的,却被伊朗抢先。这次说什么都得抢一块地来。
纳赛尔丁对于这个也是不意外,毕竟抢殖民地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法国想让俄国当主力和伊朗打,自己好在远东浑水摸鱼。
也难怪,伊朗这些年和远东做生意做爽了。谁看着不眼红,单说已经开港的上海和打狗,35%和70%的贸易都是和伊朗进行的。法国不少商人去上海还得租伊朗的地盘开商行,因为伊朗的地盘都是交通最好的。
此外,伊朗还对远东政府主导的近代化运动给予非常大的支持。不仅有兰州和西安的军火工业,还有福州的造船业、上海的棉纺织业、广州的丝绸业都有伊朗资本的介入。
而伊朗的高质量波斯地毯、精细加工的马海毛织物、设拉子玫瑰精油、藏红花等奢侈品,通过其控制的贸易路线大量涌入远东市场,深受官僚贵族和买办的喜爱,利润高达数倍。法国里昂的丝绸制造商对此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