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万箭齐发(1 / 2)
一架重型多旋翼货运无人机轰鸣着,与来自其余地点的无人机一同降落到了位于城市边缘的停机坪之上。
还不等它停稳,便有工作人员乘着小车快速来到了它面前,熟练的将它上面那两块沉重的电池卸下,换成了新的。
按下了确认按键,片刻自检后,这架无人机又轰鸣着起飞,与众多同伴一同进入到了天空之中。
这处无人机换电中心便始终维持着这种时刻都有无人机降落,又时刻有无人机起飞的状态。
在它上空,同时有序降落或者起飞的无人机数量恐怕在千架以上。
无数旋翼同时疯狂旋转,发出的声浪笼罩了方圆近千米的空间。
起飞之后,在来自无人机控制中心的自动指令下,它快速从城市上空飞过。
自动航线规划程序控制之下,纵然这座城市上空同时飞行的无人机数量已经超过一万,相互之间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不过二十分钟而已,它便准确降落到了一处工厂厂房之外。
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打包好了一个标准箱。
使用电子设备扫描了二维码,确认一切数据符合之后,标准箱便被固定到了货架上。下一刻,无人机再度起飞。
这一次它并未在这座城市之上继续盘旋,而是径直飞向了数百公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
时速200多公里每小时的直线飞行之下,仅仅一个半小时而已,便有公路运输达420公里的距离被跨越。
在另一处工厂之中将标准货物箱放下,这架无人机再度起飞,飞向了这座城市的无人机换电中心。
“心脏”再度动力澎湃之后,它再度起飞,开始执行下一项运输任务。
同一时间,全球各地飞行在天空之中的无人机,数量恐怕要超过5亿台。
这5亿台无人机依据所处位置不同,分属于全球的562个无人机控制中心控制。
工作在其中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实时感知每一架无人机的位置、速度、电量、续航和方向,并实时为它们分配合适的任务。
这总计562台超级计算机则共同归属于统一控制超算管理,这台位于控制链顶端的超算,则仅仅只是末日计划指挥部下属众多超算基地之中的一个而已。
由无人机负责运输的体积较小、质量较轻、距离较短的货物,由大型运输机负责的时效较急的大型货物,由火车、货车负责运输的大宗货物,由巨型货轮负责运输的超大件货物,各种不同的运输手段之下,各种各样的物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之上疯狂流转。
此刻便有众多零部件汇聚到了一处航天发动机生产基地。
流水线之上,机械臂、机器人、技术工人、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台台标准小型号发动机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
这是专门用于“飞鹰二号”可回收火箭第三级的发动机。
按照设计标准,每一枚飞鹰二号火箭的第三级都将使用四台这种发动机。
而这条大型流水线平均一小时便能组装出一台发动机,一天便是24台。
这处大型航天发动机研发生产中心之中,一线工人加上后勤、测试、研发、管理等岗位,总人数超过3万,类似这样的生产线则有足足十条。
一天时间便能生产出可以供60枚火箭使用的三级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