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太阳环(2合1,求月票!!!)(2 / 2)
“陆教授,陈教授,李院长……”
孙长河念出了一个又一个名字:“现阶段的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获取到更多信息?”
几人对视一眼,俱都摇了摇头。
陆兆明教授则在片刻沉默后涩声道:“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再获取到其余信息了。
现阶段我们所能做的大概也只有一件事情了……
把江阳同志也发射到太空中去,通过他的眼睛,亲眼见证一下月球的毁灭过程。”
只能是江阳,也只有江阳。
就算将其余人也发射到太空,且其余人真的发现了什么至关重要的情报,限于此刻电磁环境,这信息也无法传递给他。
再发送其余人到太空中去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
江阳站了起来,声音平稳:“好。”
但他并未直接到发射舱去,而是看向了那些始终在分析地球数据的地质学家们身上。
“那些数据的分析有结果了么?”
参与这些数据分析的学者们总计有数百人。在过去的十几个小时之中,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干扰的影响,始终全身心的沉浸在这件事情之中。
但……
“数据量太大了,我们仅能进行一些笼统的分析。”
那位领军专家快速道:“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之前的一些认知可能是错误的。”
“哦?”
“地球之外的变化,我们无法确定。此刻我们能确定的是,搅动地球发生如此剧烈变化的能量,并不仅仅来自地幔,而是……全球。”
江阳知道,自己从上一世带回来的数据,经由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们的分析,最终认为,导致地球全球烈性地震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地幔。
暂且不用管驱动地幔发生如此变动的力量究竟是否来自太阳,总之,地幔是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承接了“外部力量”到“全球烈性地震”的中间转化环节。
但此刻,更详细数据的分析之下,专家们却似乎否定了这个机制。
“是的,是全球!那股力量导致全球烈性地震的过程,是同时扰动了整颗地球——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在内所有的地球结构,而不是先扰动地幔,再经由地幔传导到地壳!
在这整个过程中,地幔并没有承担转化能量的关键一环,它也只是被扰动的一个普通结构而已。”
江阳眉头微微皱起。
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之前己方猜测的末日模式。
但这具体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外部力量作用于地球的机制和我们之前猜测的根本不同,能量性质也完全不同。
基于此,一些之前已经被我们排除的能量作用方式,现在可以重新纳入考虑范围了,譬如电磁波,譬如引力。
具体是哪种能量,我们现在暂时无法确定。”
他将视线从面前显示着众多复杂数据和线条、图表的屏幕之上移开,看向了江阳:“把这些结论带到下一世去吧,下一世我们会有更长的时间,相信,相信下一世的我们能,能研究出更多的结果。
这一世的我们是没有时间了,没有了……”
江阳庄重道:“孙教授,请你放心。”
结束了和孙教授的对话,他转头看向了其余领域的科学界领军人物。
“还有需要我带往下一世的信息吗?”
陈玉声教授低声道:“这是我们进行大规模可回收火箭发射、空间站中转码头机制、月城建设过程中,经过总结得出的一些工程学优化方案。
你如果还能记住的话,就也带到下一世吧,下一世如果我们还需要进行这种大规模工程任务,也能节省一些时间和物力人力。”
江阳接过那份文件,看到上面仅仅只言简意赅的写了四条而已,总字数不超过150字。
粗粗扫了一眼,江阳道:“我已经记住了主要内容。”
又有一些专家向江阳提交了一些简单的内容后,便再也没有值得带往下一世的信息了。
转身来到发射舱,江阳熟悉的那一幕场景再度出现在他眼前。
仍旧是那几名火箭工程师,仍旧是那小巧的袖珍型火箭。
片刻间准备完毕,踩着如同巨浪下不断颤动的船板一般的地面,江阳来到了周玉面前。
“下次见。”
周玉轻轻抱了江阳一下,压抑着自己心中翻滚的情绪,尽可能平静的做出了回答:“好,下次见。”
江阳转过身来,头也不回的爬到了火箭顶端平台,任凭人们用绳索将自己固定。
身体下方,那颤动愈发剧烈。再下一刻,巨大的过载压力袭来,视野随之上升。
下方庞大的月城基地随之缩小,那和自己相处了一个多月时间的,一名名熟悉的科学家、航天员、工程师等人的身影瞬间消失。
压下心中的一些悸动,他收回视线,看向了旁边和上方。
就让我用自己的眼睛,亲眼看一看你们到底是如何毁灭的地球和月球吧……
江阳看到了灰黑色的崖壁,看到了荒凉死寂的月球大地,看到了浩瀚的星空,以及那颗闪亮的,散发着幽幽神秘光芒的星辰。
因为高度和视野变化的缘故,江阳也看到了太阳。
明亮耀眼,不可直视。
但……
此刻的太阳形态似乎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样。它的形状似乎在变化着。
嗯?
江阳手动调整了一下航天头盔的滤光数据,仔细看着太阳,便眼睁睁的看着它从原来的圆盘形状,慢慢变成了圆环形状。
是的,一个圆环。
中间是一个明亮的亮点,周边围绕着一个闪亮但有些扭曲的圆环,内部还隐约有一些类似十字架的结构。
这一刻,江阳瞬间僵在那里,只感觉一颗心在不受控制的疯狂跳动。
这一刻,他全都明白了。
踏马的,是爱因斯坦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