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偏执博士(1 / 2)
当初徐凌因过度疲劳导致脚踝扭伤,不仅促成了那笔震动联盟的四方交易,更让灰熊队与徐凌团队开始全力物色顶级的运动康复与理疗专家。
然而赛季期间,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大多已有合约在身。想要聘请到一位全职的顶尖理疗师更是难上加难——业内翘楚往往身兼数职,很少愿意在赛季中途绑定在一支球队。
徐凌团队在多方寻觅无果后,几乎已经放弃,打算等到休赛期再作打算。
但灰熊管理层始终没有停止努力。负责这项工作的,正是球队副总裁迪克·维萨奇。
维萨奇在办公室里等待着自己期待已久的人。
他听杰里·韦斯特在几个时前就到办公室办公了,那个老家伙总比人任何人都勤快,一点都看不出他快七十岁了。
为什么呢?他在一个应该退休的年纪还有如此能量,他想要什么?
除了让灰熊队取得成功,还能有什么?
维萨奇的脸上掠过一抹冷笑。
可是,让灰熊队取得成功?首先你要定义什么是成功。是在季后赛取得一场胜利,还是打进第二轮?或者,以伟大的LOGO男的过往履历为标准,赢得那座至高无上的奥布莱恩杯?
这可能吗?
想到这里,一个名字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维萨奇的脑海中:伊莱·徐。
主、终结者、弑君者、审判者、头条先生、指头无论你想怎么称呼他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他是蒂姆·邓肯之后对球队产生最大影响的新秀。他同时也是勒布朗·詹姆斯之后,最受关注的新秀。
与国王詹姆斯不同的是,前者的关注度源于天选之子的炒作,源于专业人士作出的“此子未来不可限量”的判断,他就像故事中的主角,还没打一场球,就背负上超越迈克尔·乔丹的期望。
徐凌呢?去年的今天,他还只是球探眼中的首轮秀,疯狂三月结束后,他与奥登、杜兰特并驾齐驱。常规赛第一个月没打完,他便让灰熊队再无鲁迪·盖伊的容身之地,然后,审判之扣、对倒地的国王摇手指、AMVP
大部分人都不相信,这是偶然,但不管它是偶然还是必然,徐凌就是在半赛季内成为全联盟最受关注的球员之一,同时也让灰熊队——这支总是被电视转播方遗忘的球队——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几支球队之一。
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潜力、市场号召力和商业价值。
这难道不讽刺吗?
看起来最有可能成为科比·布莱恩特二世的人居然在全联盟最的市场打球。
想到这些,维萨奇的心中卷起一丝难言的涩意。
他很难接受,一个来自东方的黄皮肤子,凭借着惊人的篮球天赋和喜欢惹是生非的性子,竟然成了这座城市的英雄,成了杰里·韦斯特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而他的哥哥,那个永远定格在70年代的身影,此刻仿佛在他脑海中浮现。死在潮湿闷热的东南亚丛林里,死在越南人的凌虐之下。他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会需要拥抱那些他们内心深处始终无法信任的国度和人。
不喜欢吗?维萨奇对自己,当然不喜欢。但喜欢与否,从来不是这个游戏的规则。
这个游戏规则是价值,是权力。徐凌现在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是撬动权力的绝佳杠杆。韦斯特将徐凌视为复兴的基石,而维萨奇,则视他为一块趁手的敲门砖。
维萨奇需要拉拢徐凌,或者,他需要让徐凌感觉被拉拢,对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球星来,还有什么比为他找到一位专业的权威的理疗师更好的礼物呢?
他动用了所有关系网,避开了韦斯特的圈子,将目光投向了更前沿、更精英化的私人服务领域。
最终,他锁定了戴克·罗斯博士——一个履历光鲜得令人咋舌,且正渴望一个顶级平台来验证其理论的偏执天才。
更重要的是,维萨奇许诺了无条件的支持和展示其能力的舞台,以徐凌为核心,罗斯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交易。
当天下午,就在灰熊队的训练课结束时,迪克·维萨奇带着戴克·罗斯博士出现在理疗区。
维萨奇脸上堆起热情而关切的笑容,迎上了刚刚结束力量训练、正在冰敷脚踝的徐凌,以及陪同在旁的马克·雅法罗尼。
“伊莱!感觉怎么样?”维萨奇的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他轻轻拍了拍徐凌的肩膀,动作亲昵得像一个慈祥的长辈。“马克,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戴克·罗斯博士。”
徐凌一怔,随即便打量起罗斯博士。
近五十岁的年纪,身材保持得像三十岁的运动员,银灰色短发,无框眼镜,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运动服,看起来很有专业人士的模样。
随即,维萨奇隆重地介绍道:“罗斯博士,这位就是我们球队的主教练,马克·雅法罗尼。而这位,就是你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孟菲斯职业篮球的旗帜,伊莱·徐。”
虽然徐凌还不知道这位专家有几斤几两,但球队这么做无疑让他多了一层保障。
于是他也和雅法罗尼一样点头回应道:“很高兴见到你,罗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