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饥荒(1 / 2)
原地驻扎的第二天,开始有人在营地附近也搭棚子。
好在离的距离还算远,所以时锦没有管。
但时锦没闲着,骑着天照往前面趟趟路。
也跟几个穿着还不错的人打听了一下。
那一群人是香河县县城的富户,做皮草生意的。领头的也是个女子,自称姓齐,寡居在娘家,让时锦称她为齐二娘。
根据齐二娘说,这一次涨水,他们的仓库也差点泡了。如今正想方设法转移这些皮草。
但时锦觉得齐二娘没说实话——转移皮草,但感觉怎么像全家人一起转移?还带着个三岁的幼童。
齐二娘也是见时锦骑了一匹好马,这才肯和时锦搭话。
时锦给了孩子一小把糖果。
齐家人态度就又好了许多。
时锦问齐二娘去何处,她说从渔阳县的码头乘船,往南方去。
于是时锦这才知道,原来现在就有南北的货船!还是走的海运!
她有些激动。
但很快就又冷静了——有也没有用,自己这么多人,一艘船就算坐得下,那肯定也很贵。
而且,这个船,恐怕也不是随便就能坐的。
时锦就问了一嘴,这才知道,要坐船,必须有官府的通行符文,还要有商号的印信,另外还要有靠得住的船行。
这时齐二娘还特地叮嘱了一句:“可不敢随便坐那些船,万一给你拉到什么地方卖了,哭都没有地方哭去。半路要钱都是好的。”
时锦听得直沉默:好么,果然不容易!
官府通行符文她弄不到。
她怕一去官府,没有关系打点,交了钱之后,官府直接来个遣返原籍——那就傻眼了。
而且,这东西按人头交钱,她也怕自己交不起。
齐二娘显然也看出来时锦的主意,又给她出主意:“不着急的话,还是走陆路。我这是皮子着急运过去。不过,你若是真想坐船,到了渔阳县县城,你去吉通船行,找一个叫曹老大的人。他兴许能给你办下来手续。”
时锦连忙道谢。
随后又打听了一番渔阳县:“不知渔阳县的地多不多?收成好不好?我家里人多,想尽快寻个地方安置下来。”
齐二娘想了一下说了句:“我收皮子曾经去过渔阳县挨着盘山那一片,那有个梨花镇,我瞧倒还挺好。至于种地啥的,我就不知了。我也不会种地。渔阳县有漕运码头,也很繁荣。”
“而且,因为有漕运码头,所以码头还有兵丁镇守,倒是比其他地方太平些。唯一不好的,就是这里靠海,总刮风。”
齐二娘回想着那风,就嫌弃得直皱眉:“那风最大的时候,人都站不住!屋顶被掀翻的也多的是!”
这个时锦明白。
靠海嘛。
海上容易起大风。
但渤海湾好像没有台风。
所以还算好的。
而且经济繁荣,来往商户多的话,也是好事。以后想做点什么实业,也方便。不愁销路!
时锦越想,越觉得这个地方好。
于是正儿八经跟齐二娘道谢。
齐二娘笑着摇头:“不妨事。反正赶车也无趣,正好磕磕牙。”
然后她还主动说起香河县:“香河县的情况现在不咋好,能快走就快走吧。估计快封城了。”
时锦听懂了这个意思,连忙再次道谢。
然后她也不再继续跟着齐二娘他们的马车,调转马头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