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第二次尉氏之战(2 / 2)
又指着诸葛恪的鼻子道:
“这些年我疏于对你的管教,以至于你德行不修,又志大才疏。”
“待此间事了,不管荆州是否有变,你都别留在江南了。”
“且去长安,去寻你叔父,寻你堂弟,去学一学该怎么当一个有气节的正人君子!”
言罢不待儿子反驳,甩袖而走。
而诸葛恪留在原地羞愤无言良久。
心中蓦地生出一个念头。
父亲非要撵走自己,不会是打算留在江南,为吴国守节到底吧?
……
第二次尉氏之战,依然是魏军率先发起攻势。
曹洪部将牛金,豫州刺史王凌,各领一千五百骑士,分左右出击,全力直冲汉军前出的步阵。
不同于上一战,汉军步兵全都缩在甬道之后玩阴的。
这次有相当部分汉军步兵前出到甬道的南边平地上列阵迎敌。
道理一看就明。
汉军为了便于后方骑士出击,提前将部分甬道沟渠填平。
这些无墙垒为据的地段,只能用密集步阵填上。
换言之,汉军今日同样将胜算压在了骑兵之战上。
曹洪不知麋威何来自信。
但这不妨碍他第一时间抓住对手薄弱的位置猛攻。
今日汉军步兵依然表现出极高的战术素养。
面对高速冲击的敌骑,阵型始终紧密严整。
盾、矛、弩,包括鼓车旗手,全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直到被魏军从两肋狠狠撕开血口,方才稍显错乱。
但仍在阵中幸存将校的调度之下,重新集结,再次列阵。
魏军往往要来回冲杀两三遍,方能击溃一阵。
远远达不到摧枯拉朽的目的。
曹洪见状,下令骑士左右散开,改由步兵压上。
骑兵伺机再行突击。
“曹洪在吝啬他手中的长矛。”
汉军将台上,麋威指着左右两翼流转不停的骑兵洪流。
“在他眼中,步阵是盾,骑兵是矛。以盾磨敌,以矛杀敌。”
“如今胜机未显,所以长矛一触即退,免得提前折损,坏了大事。”
闻得此言,负责掌管旗号的诸葛乔开声道:
“那将军眼中,步骑有何分别?”
麋威摸了摸下巴的胡子,微微追忆道:
“昔年在江陵城头,潘师授我万人敌之法,曾与我讨论步骑之别。”
“潘师精熟兵法,又善于启发弟子,我彼时获益良多。”
“此去十年,我已经历大小战无数。”
“如今回想当年学兵所得,有些东西早就成了本能,无需多言。”
“唯有一句话,至今回想,仍时有新的启发。”
“是哪一句?”诸葛乔忍不住追问。
他去年在长安与潘秘同朝为尚书郎,自然知晓赋闲多年卫尉潘濬绝非等闲之辈。
等闲之辈,又怎能教出卫将军这种名将?
便见麋威负手西望道:
“潘师盛赞关、张二将为当世鲜有的骑兵将领,万人莫敌。”
“但又话锋一转,说即便做不了关张那般骑将,难道就不能当万人敌了?”
微微一顿,麋威回头道:
“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骑战步战,各有优劣。”
“如何运用,并无常法,存乎一心而已。”
言罢,麋威高声下令道:
“让向宠领本部二千骑士,前突魏军步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