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提交最高层(1 / 2)
第二天清晨,尽管前一晚与李振华长谈至深夜,林默依旧按照生物钟准时醒来。
在招待所简单用过早餐后,他便再次来到了总部大楼。
果不其然,昨天那些意犹未尽的专家们早就在大楼里等着了,一见到林默,眼睛放着光的又围了上来。
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思考,他们想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从激光制导系统与现有火控平台的接口兼容性,到未来升级为“发射后不管”模式的可行性探讨。
从“风暴”火箭炮低成本化,系列化发展的设想,到微光夜视仪在民用领域……
甚至后面讨论的方向都已经不拘泥于军工范围。
那叫一个天马行空。
林默带着专家们来到昨天做报告的会议室,耐心的一一解答。
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林默才面带歉意地对各位专家说道:
“各位前辈,专家,实在抱歉,今天上午我还有些私事需要处理,向李部长和刘组长请过假了,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下午或者明天再继续探讨,可好?”
专家们虽然不舍,但也通情达理,纷纷表示理解,并约定好下午再会。
离开总部,林默先去了一趟京都著名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他精心挑选了一些礼物:
给高主任买了两瓶上好的茅台酒和一条中华烟,给师母赵雅买了一块质地优良的羊毛围巾和一些时兴的糕点,还特意给高主任的小孙子买了一个新式的铁皮发条玩具。
虽然知道高主任家并不缺这些东西,但这是他作为学生的一点心意。
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林默搭乘公交车,来到了京华大学那片熟悉的教职工住宅区。
冬日的校园略显萧瑟,但行走其间,依旧能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敲开高主任家的门,开门的是师母赵雅。
“师母!”林默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
“哎哟!林默!是你啊!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这大冬天的过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赵雅看到林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连忙侧身让他进屋,同时朝屋里喊道:“老高!老高!快看看谁来了!”
高育良主任正戴着老花镜在书房看报纸,闻声走了出来。
看到站在客厅里,精神奕奕的林默。
他先是有些不敢置信地推了推眼镜,随即脸上绽开了极其欣慰的笑容。
“林默!你小子,什么时候来的京都?也不提前打个电话!”
高主任快步上前,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自豪:
“好!好!精气神更足了!看来在宁北没被困难压垮,反而更结实了!”
“老师,师母,我昨天刚到,部里有点事情,过来汇报一下工作。”林默将礼物放在茶几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来得匆忙,没提前说,打扰您和师母了。”
“打扰什么!你能来,我跟你师母不知道多高兴!家里都没个人聊天,你来了正好聊聊,热闹热闹。”高主任拉着林默在沙发上坐下,赵雅已经手脚麻利地端来了热茶和水果。
“快跟老师说说,现在宁北怎么样?”
“红星厂现在可是名声在外啊!我在京都都能听到你们红星厂的消息,可是不得了…”高主任迫不及待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关切。
看着自己这位最得意的弟子,高育良心中感慨万千。
“老师,师母,我在宁北一切都好,厂里的同志们都很支持工作……”林默谦逊地回答,然后简要地将红星厂后面的变化,尤其是技术上的几项重大突破,挑能说的向高主任汇报了一下。
尽管已经有所耳闻,但亲耳听林默条理清晰地讲述如何一步步解决技术难题。
高育材依旧听得心潮澎湃,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发出由衷的赞叹。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高主任听完,连连摇头感叹。
赵雅也在一旁笑着说:“可不是嘛,老高现在在家,动不动就把你挂在嘴边,说他教过的学生里,就数你最有出息!”
林默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岔开话题:
“老师,您过奖了。其实这次来,除了看望您和师母,还有一件事想跟您提前沟通一下。”
“关于明年的人才引进,我们红星研究所还想继续和京大合作,希望能再选拔一批优秀的毕业生过去,经过这一年的磨合和培养,第一批去的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所里的技术骨干,效果非常好。”
高主任听了,呵呵直笑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神秘和欣慰的表情:
“林默啊,你不提这个,我也正想跟你说呢。你这次啊,可是无形中推动了一件大事!”
“哦?什么大事?”林默好奇地问。
“就是你搞的这个‘双向选择’试点!”
高主任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说道:“去年你们在京大搞了第一次,效果立竿见影,紧接着你们红星厂就接二连三地出成绩,这消息怎么可能瞒得住?”
“京都其他高校,尤其是以工科见长的京都工业大学,他们可是最早提出‘双向选择’概念雏形的学校,这下可坐不住了!”
高主任语气带着一丝戏谑和感慨:“他们内部开会讨论,纷纷觉得是不是自己的人才分配机制出了问题,为什么顶尖的学生都按计划分配了,却没能像你们红星厂这样,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创造力?”
“这不,几所学校私下一合计,虽然面上还不好大张旗鼓,但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也要在小范围内,选择特定专业和方向,效仿你们的模式,开展‘人才双向交流’试点!”
林默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为了解决红星厂人才困境而推动的“双向选择”试点,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示范效应,直接促使这项原本要在几年后才逐步推开的政策,提前发生了!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这意味着,未来红星研究所,乃至整个国家的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将会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空间,打破了过去僵化的计划分配模式,对于解放科研生产力,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这真是太好了!”林默由衷地说道,“这对于学生们是好事,对于用人单位也是好事!能更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
“是啊!”高主任赞同地点点头,
师徒二人又就人才培养、科技发展趋势等话题聊了许久。
…………
与此同时,装备总部高层会议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总部及各相关司局的主要领导。
李振华坐在主位,面色沉静,不怒自威。
会议刚开始,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口宣讲今天临时增加的重要议题,只是让刘组长将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油墨味的文件分发到每一位与会者手中。
这份文件,正是昨晚他与林默长谈后,授意刘组长紧急起草的《有关于军事武器外贸方案的探索性想法》。
几乎就在文件标题映入眼帘的瞬间,会议室里就像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军事武器外贸方案?”
“这是什么意思?”
“老李,这……这是谁提出来的想法?太儿戏了吧!”
“军火出口?这怎么可能!这不符合我们一贯的原则和政策!”
议论声,质疑声顿时响成一片,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思想相对保守的高层领导,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不赞同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表情。
一位头发花白,负责装备保障的孙副部长率先忍不住,用手指敲着文件封面,语气严肃地说道:
“李部长,这个议题……是否有些欠考虑了?武器装备,事关国家安全核心机密,岂能如同普通商品一样拿出去买卖?这成何体统!”
另一位分管政治工作的周主任也立刻附和,语气带着强烈的担忧:“孙副部长说得对!我坚决反对!”
“军火贸易,在国际上名声并不好听,我们怎么能去沾这个?这会影响我们的国际形象和道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