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老同志们的震撼!(2 / 2)
下方的树林、道路、远处的山峦轮廓,以及……那一片设置了目标的区域!
“这就是……实时图像?”王军副部长身体微微前倾,扶了扶眼镜,紧紧盯着屏幕,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惊讶。
他虽然听林默描述过,但亲眼看到无人机从空中俯瞰的实时画面,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李振华部长没有出声,但握着茶杯的手明显收紧了些,仿佛要将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看的清清楚楚。
屏幕上,操作员操控无人机开始向目标区域巡航。
图像稳定,细节清晰,甚至可以分辨出那辆退役坦克的炮塔轮廓和火力点上的射击孔。
“报告首长,”林默在一旁解说道,“这是‘天眼—1A’型无人机回传的实时侦察画面。”
“目前飞行高度300米,巡航速度每小时70公里,图像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压缩算法和数字通信链路回传,延迟控制在2秒以内。”
“操作员可以根据画面,实时掌握战场态势。”
“延迟只有2秒?”一位跟随李振华来的装备总部专家忍不住低声惊呼,“这……这怎么可能?目前M国最先进的设计也要十几分钟传输一次数据。”
“这……”雷参谋看着眼前的画面,以及空中的无人机,似乎有点难以想象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秦老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低声对旁边的李振华和王军解释:“这是我们项目组,特别是陈建军同志他们在信号处理和压缩算法上的突破性成果。”
无人机继续飞行,对几个目标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拍摄和识别。观摩台上鸦雀无声,只有无人机引擎的微弱嗡嗡声从空中传来。
“第二阶段,”林默见时机成熟,再次下令,“‘点睛’激光指示器准备,与无人机图像同步!”
只见屏幕上的画面边缘,出现了一个可移动的十字瞄准光标。
操作员通过地面控制站,熟练地将光标移动,稳稳地套住了那个模拟的钢筋混凝土火力点。
与此同时,在目标区域附近,一个隐蔽点内,一台由技术人员操控的“点睛”激光指示器,根据无人机传来的坐标和光标指令,悄无声息地射出了一道不可见的激光束,精准地照射在火力点的中心位置。
屏幕上,代表激光束持续照射的一个微小标识开始闪烁。
“报告!激光已锁定目标!”通讯频道传来汇报。
“第三阶段,”林默的声音提高了一丝,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模拟打击开始!”
他的话音落下,并没有预想中的火箭弹呼啸而出。
林默设计的演示,重点在于信息的引导和决策,而非实弹爆炸。
他解释道:
“首长,我们的演示核心在于展示‘发现即锁定,锁定即摧毁’的信息化作战流程,激光指示器已经为想象中的打击武器提供了持续,精确的末端制导。”
“理论上,任何搭载了激光导引头的弹药,如我们的‘风暴’火箭弹改进型,或者航空炸弹,都可以沿着这条激光束,精准无误地命中目标。”
观摩台上,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雷参谋目瞪口呆。
他虽然主张大炮集群,火力覆盖。
但不代表他对于先进技术什么都不懂,激光制导技术他是知道的,一旦被激光锁定,那么携带激光制导的炸弹将会直接瞄准目标,误差极小。
“这种方式,现在竟然真的可以?”
雷参谋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满的震惊。
一边的余参谋同样如此。
万万没想到,技术的发展如此迅速。
看台上,王军缓缓放下一直握在手里的茶杯,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几乎将脸贴到了屏幕上,死死盯着那个被激光标识牢牢锁定的火力点图像,以及旁边清晰稳定的实时画面。
李振华也站了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林默,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不可思议:
“林默同志……你的意思是,从发现目标,到识别,到锁定,到引导攻击……整个过程,都可以在远离前线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后方指挥所里,通过这些屏幕来完成?而且……如此之快,如此之准?”
“是的!”林默肯定地回答,“这还只是初级形态,未来,随着无人机续航,通信距离,图像识别算法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更多智能化武器的集成。”
“我们可以将这种‘察打一体’的能力覆盖到更广阔的战场空间,实现真正的单向透明,对敌关键节点实施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
“作战的形态,将因此改变,主动权,将牢牢掌握在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手中。”
李振华猛地转过身,他的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他大步走到林默面前,用力拍了拍林默的肩膀,声音因为情绪激荡而显得有些沙哑:
“好小子!好一个信息化!好一个察打一体!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你一直念叨的东西是什么了!”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同样被震撼到的总部专家和战略部工作人员,声音洪亮:
“这不仅仅是几件新武器!这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思想!是一种碾压式的优势!”
他再次看向林默,目光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期待:
“林默,你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这不比你突破激光制导的功劳小!你这是……这是在为咱们的军队,插上了通往未来的翅膀啊!”
到底还是行内人,只是看了一遍演示,李振华就明白这种作战体系的优点。
王军也深深点头,感慨道:“李部长说得对,林默同志,你今天给我们这些老同志,算是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未来战争的方向!总参那边,必须重新评估我们的建军思路和装备发展体系了!”
两位部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如同最终定下的基调,让整个观摩台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专家们你一句,我一句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何建设,马为国、徐伟平等人更是激动得脸色通红,与有荣焉。
刘向前局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知道,这次视察,成功了!而且是大获成功!
红星所,不,是整个北河省的国防科技战线,这次算是真正走到了全国的最前列!
李振华意犹未尽,拉着林默和秦怀民,详细询问着无人机的具体参数,通信链路的抗干扰能力,激光指示器的有效作用距离,整个系统的反应时间等等技术细节。
林默和秦老一一作答。
王军则更关注于这种新模式对现有指挥体系,编制体制可能带来的冲击和变革,与林默探讨着“信息主导”“网络中心战”等超前概念,听得眼中异彩连连。
原本计划一个小时的演示,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
当无人机安全返航,屏幕熄灭,众人才回过神来。
李振华站在观摩台上,望着远处恢复平静的靶场,久久不语。
最后,他转过身,对刘向前、方伟,以及宁北市闻讯赶来的孙副市长等人,郑重地说道:
“红星研究所,是块宝地!林默同志,是国宝级的人才!”
“你们省里、市里,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要政策给政策,要资源给资源!谁敢给他们使绊子,我李振华第一个不答应!”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林默,语气深沉而充满力量:
“林默,放手去干!把你脑子里那些大胆的想法,都给我变成现实!”
“总部,做你的坚强后盾!今天看到的这一切,我会亲自向最高首长汇报!你们红星所,不仅要成为国内军工的标杆,更要敢于瞄准世界顶尖水平!”
“是,部长!保证完成任务!”林默挺直身躯,声音清晰而坚定。
「各位看官老爷们,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