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8 章 出动战车营。(1 / 2)
1930年7月15日晚上,豫军总司令部内,自今晚通电全国独立后,各部门便进入彻夜连轴转的状态。
走廊里脚步声、电报机的“滴滴”声、参谋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大战来临前的紧张与激昂。
后勤处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后勤处处长高泽钰顶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办公室内下达各种调度命令。
临时抽调来的参谋们,分别出现在火车站、仓库、军工厂和野战医院,负责协调后勤工作。
一列列火车满载着枪械、弹药、被服、绷带、药品缓缓驶出,铁轨的震颤声仿佛是豫军出征的序曲。
“快!把这批机枪和弹药,优先运给第十五军!”
“弹药箱要码牢,别路上出岔子!”
“这一批是运给五十七军的,怎么拉到这来了!”
一名参谋扯着嗓子喊,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后背的军装早已湿透。
嵩县的田湖兵工厂,车间内机器轰鸣昼夜不息。
工人们轮班赶工,子弹、炮弹堆叠如山。
刚下线的捷克毛瑟1924步枪和轻、重机枪,纷纷被迅速装箱,准备运往前线。
洛阳城内,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
从去年大旱到现在,南京那边不管,河南的几任省主席也不管。
要没有刘家父子赈灾,灾民们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老百姓们要的很简单,有饭吃,有衣穿就行。
现在,跟着刘家父子才过了一年的安生日子,就有人要把这日子给毁掉。
所以不管是洛阳的百姓,还是暂时定居在洛阳的灾民们,都不答应!
自发集结起来的妇女们,赶到被服厂帮忙缝补军装、制作急救包。
男人们来到工厂、火车站、仓库,帮忙装卸物资。
军民一心,只为豫军这独立后的第一仗能旗开得胜。
在这些志愿者当中,还有许多的白俄人。
他们在洛阳已经生活了一年了,早就融入到这个集体了。
而且,刘镇庭现在给了他们新生,他们当然会全力支持了。
洛阳东郊的战车营营区内,更是一片钢铁与热血交织的景象。
36辆维克斯B型6吨坦克整齐排列,黄色的车身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炮塔上的47火炮直指天际。
旁边的空地上,40辆军用卡车与72辆自制装甲车排成长龙,气势骇人。
这些履带式装甲车,是豫军的“独门利器”。
在美国工程师乔治?怀特的指导下,以拖拉机底盘为基础,焊接上8-10厚的低碳钢板。
虽厚度有限,却足以抵御步枪弹、重机枪弹和炮弹破片。
车身正面,还专门留出射击孔,架设着重机枪。
尾部的车斗里,还能用来存放弹药和燃油。
乔治?怀特蹲在一辆装甲车旁,用扳手敲了敲钢板,对身边的士兵笑道:“小伙子们,这玩意儿虽比不上正规装甲车,但在你们国内,足够让敌人喝一壶了!”
战车营营长吴子玉中校,此刻正穿梭在钢铁洪流中,眉头紧锁,眼神却亮得惊人。
这位26岁的德国装甲学院高材生,身材挺拔,一身笔挺的军装衬得他英气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