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改变(1 / 2)
两个在大热之后回温的圈子撞在一起,网上顿时一片热闹。
不过这些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真正的热度还是冉蓁创立的新品牌。
不像是有意定位在高端市场的艺品牌,在做这个女装的时候,冉蓁就没有特別为其下定义,她的这个品牌完全是由大眾塑造的,人们想要什么,那么它就是什么样子的。
事实证明,期待累积到极致之后的爆发,让最终的效果远超预期,並且由於其稀缺的战略价值,以及现象级的销售成绩和敏感的话题性,它还引起了海外的关注。
最开始是一名拥有百万粉的海外女性博主注意到了这则异国资讯,在了解到了前因后果之后,发了一篇文章:当女装连坐得舒服都做不到,那么它就不该称为“衣服”。这不单单是一个新的品牌,更是一种声音,它在对市场说:“我的身体值得被认真对待”。
这篇文章才刚发出来就立刻引来了大量热度,关於女性权益的话题本就被广泛关注,话题一起,立刻就引起了不少海外媒体的注意。
於是冉蓁甚至还刷到了不少海外的媒体报导,比如:《“实用主义”不等於“反精致”》、《亚洲市场正在做出改变,告別“快时尚”,这些衣服兼顾舒適与风格》等等。
里面还各种分析了她的创业路程,有模有样地引用了一大堆调研数据,分析地冉蓁自己都觉得不明觉厉,一副她的品牌社会意义非凡,让市场做出了巨大改变的模样。
只有冉蓁自己知道,还早得很,还有更多东西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来。
冉蓁自己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同,她的注意力在下一批新品上,还有更多符合大眾的设计没有被落实,所以也就不知道,外界对她的认识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之前冉蓁因为司淮之,结识了不少顶尖人士,但哪怕有司淮之和秦钧这两个人在边上让她狐假虎威,真正的商圈大佬也不会轻易投入一个未验证过的项目。
至於网上的那些热度话题,他们是不会真的放在心上的。
所以虽有结交,但他们对她还处在一个居高临下的“观望”状態,可现在不一样了,真正做生意的人就会清楚,“卖货”和“卖標准”是不一样的。
当市场的方向开始被她裹挟,而她成为了女装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时,“观察”就变成了“重视”。
这样的改变,在受邀前往了一场晚宴时,冉蓁才明確的感受到。
具体是怎么感受到的
很简单。
因为她周围的人变了。
主动向她打招呼的,变成了以往那些视线对上,也仅仅是举起香檳点头示意的顶级资本。
谈笑之间,她便不知不觉已经身处在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圈子,而当她隨意瞥向四周时,才发现以往那些在商业宴会上交谈的人,都在完全相反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