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异己(1 / 2)
第290章异己
蔡琰昏昏沉沉地接受著医家的诊治,直到苦涩的汤药端来,她才隱隱约约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不是说三天后才能让医家诊治嘛,怎么这么快就派人来诊治了
已经过了三天
还是说有人不想要这个孩子出生
蔡琰將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的侍女,她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只有这一个消息来源。
“采女,这是陛下特意嘱託,让太医们给采女诊治。”蔡琰原本的侍女没有回答,何皇后派来的侍女头头看出了蔡琰的不安,温声宽慰道。
她並不觉得蔡琰是被害妄想症,她跟了何皇后多年,见惯了宫里的,蔡琰这样的反应已经属於小白级別,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点防备。若是在过去,蔡琰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私立糊涂的就送了性命。
但是没办法,谁让蔡谈遇到如今的陛下了呢
陛下就四个女人,自然是得重视一点,也就少一点。
蔡琰不知道她能不能相信这个宫女,但是此时她没有別的选择,只能是接受这样的安排,將苦涩的汤药送入腹中。
喝过药,蔡琰在不安中又睡了过去,侍女看著蔡琰恬静的睡眠以及偶尔出现的不安,她內心也嘆了一口气,这个孩子恐怕是保不住了。
刚怀孕就遇到这样严重的疫病,也就是陛下心善,直接派人诊治服药,不然过几日就该送去安葬了。
刘辩恢復的很快,也不知道是他自身的抵抗力很强,还是联合会诊给出的药方强,仅仅是第三日,刘辩就已经完全恢復,完全没有不適的感觉。
身体康復的刘辩也没有缠绵於床榻,直接来到了嘉德殿开始工作,甚至途中还去了一次尚书台,让大家看到天子再次出面,让所有人能够安心。
看著案上依旧堆积的满满的奏疏,刘辩嘆了一口气,这两日他仅仅是批阅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奏疏,剩下的也就积累起来,依旧需要他亲自处理。
確定今天即便是加班也干不完,刘辩也就没有那种急迫感,儘量在下次朝会之前全部批覆完就行,没必要刚刚康復就再度把自己累倒。
看了几份奏疏,刘辩的眉头稍稍皱起,又是弹劾贾翊的奏疏,弹劾的理由也是五八门,有说贾翊挪用公款的,有说贾翊图谋不轨的,有说贾翊逾制的,即便上面的理由跟清查公田完全没有关係,但是他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是因为清查公田带来的弹劾。
清查公田才刚刚开始,甚至可以说还处於预备阶段,现阶段只是让各家主动归还公田,就已经有这么多的弹劾,若是等清查公田真正开始时,那该是何等的风暴
三人成虎的道理大家都懂,现在他们就是要演示这样一个把戏,之后肯定会有源源不断地证据呈上来,甚至这些证据都不是偽造,都是真实的,只是片面一点罢了。
“去请司空过来一趟。”刘辩想了想,对著侍从说道。
“唯。”侍从应下,转身朝著司空府走去。
“臣萧璦拜见陛下。”萧璦行礼。
“司空坐吧。”刘辩指了指下首席位,让萧璦坐下说话。
“司空可曾看过这些奏疏”刘辩示意萧瑗查看一下案上的奏疏。
萧璦看了一下隨后放下奏疏拱手说道:“臣看过几份,不敢擅自做主,便將这几封奏疏陈奏御前。”
萧瑗自然也明白这些弹劾奏疏怎么来的,事关田亩,所有人都会认真起来,发动所有的力量阻碍朝廷达成这一举措,大家也都清楚清查公田只是开始,只要清查公田完成,朝廷下一步必然会开展度田,这关係到大家的命根子,这个时候大家肯定得团结起来。
“司空以为有几分可信”刘辩眼晴盯著萧璦问道。
“臣以为只是捕风捉影之事,不足为信。”萧璦的回答很巧妙,捕风捉影,空穴不来风,无物不成影,那就是有蛛丝马跡证明这里面的弹劾內容,蛛丝马跡很快又会演变为冰山一角,最终成为铁证如山。
同时他也清楚贾翊在天子心中的分量,直接说清查贾翊那就是画蛇添足,三公要有三公的逼格,亲自下场去实锤这种事太过丟人,完全没有必要。
“呵。”刘辩笑了笑。
“清查公田侵占一事肯定得完成,贾卿是否主持此事並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刘辩似乎是在对萧璦说此事。
贾翊都干不了的工作,换成其他人怎么可能完成贾翊都被搞下去了,其他人不得掂量掂量自己在天子心中的分量
萧璦没有说话,原则上他是支持清查侵占公田一事的,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若是反对岂不是成了奸臣
只是好事不一定能推行下去啊,群眾里面有坏人啊!
朝廷也得衡量利益得失,若是损失太大远远超过朝廷得到的利益,朝廷也得后退一步,不能让大汉的江山社稷动摇。
如今大汉没有人能够反抗陛下的意志,反抗的结果不过是被镇压,但是不想让一件事完成,岂止强硬抗拒这一条路顺从陛下的意志也一样能让事情中止。
“关中之地主动退还的时间还有两个多月,关东之地更是有一年时间,可以慢慢来不著急。”刘辩很不满意萧璦的態度,都已经到三公级別,居然还抱著这样的態度。
萧璦在徵收算税一事上让他很满意,所以才会让萧璦登上司空的位置,结果登上三公位置就开始跟他不走一条路,之前在朝会上的发言只是萧瑗不想明目张胆的对抗他,萧璦心底是不愿意的。
既然已经登上司空位置,刘辩也不可能匆匆將人罢免,三公足够重要,就算是买官成为太尉的曹嵩,都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快半年,更別说萧璦这种素有清名的重臣。最起码也得让萧瑗干上一年多,之后他再找理由让萧璦致仕。
萧瑗还是没有说话,刘辩也没有了跟萧瑗继续聊下去的兴致,既然已经了解了萧瑗的想法,那他这边也就会有准备,之后就看贾翊那边如何处理。
官吏培养始终是一个问题,那些人的底气就是官吏培养,朝廷得依靠他们才能將政令完成。
看著萧瑗离开的身影,刘辩有些心累,就连明面上表达同意的萧璦都能反水,其他人的想法又该是什么样
只是由地还是得查探,若是连最基本的由亩情况都不清楚,那大汉其他的事务都是瞎子摸象,数据完全失真,那朝廷做任何决策都是空中楼阁,完全落实不下去。
“太尉、司徒.”刘辩默默的想著,刘焉和卢植是不是也跟萧璦是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