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香案高设迎天语(1 / 2)
听闻林管事带来的消息,望舒心头先是一紧,随即强自镇定下来,问道:
“忠叔,不瞒您说,我从未接过圣旨,不知其中规矩礼仪。兄长可有交代,需注意哪些事项?”
林忠恭敬回道:
“姑奶奶不必过于紧张。老爷明日正好休沐,一早便会过府。
接旨的一应事宜,老爷已做了安排,特地让老奴传信请了文嬷嬷过来。
内眷接旨的礼仪规制,文嬷嬷更为清楚。估摸着再有个把时辰,嬷嬷就该到了。”
望舒心下稍安,感激道:
“有劳忠叔奔波,也请代我向兄长道谢,让他费心了。
明日一早,我专门在府中为他备下早膳,请他不必在林府用饭了。”
林忠应下,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便告辞回林府复命。
果然,不过一刻钟功夫,文嬷嬷便步履匆匆地赶到了。
望舒刚迎上去道了声“嬷嬷辛苦”,便听文嬷嬷直截了当地说:
“东家,时间紧迫,老身过来主要是与你分说接旨的礼仪规矩。
待你这边安置好,学会规矩,老身便需赶回药铺,明日……我不能留在此处。”
她看向望舒,目光中含着深意,那是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
望舒心里明白,文嬷嬷原来就是宫里出来的,不能与宫中来人乃至王府旧人碰面。
然后又想到卢先生和抚剑应该也不能出面,不能见这些人,今天都得安排好。
现在这情况彼此心照不宣是一回事,若公然出现在这种场合,便是授人以柄了。
“我明白了,多谢嬷嬷周全。”望舒真心实意地道谢。
文嬷嬷此举,既是自保,更是为了保护他们所有人。
“既如此,客套话便不说了,我们抓紧。”
文嬷嬷雷厉风行,立刻进入正题,“首先,你需立刻派人将正厅收拾出来,设好香案,务必坐北朝南摆放。”
望舒立刻吩咐下去,让秋纹带着仆役赶紧布置。
文嬷嬷又问道:“你的诰命服可准备好了?需得提前熨烫平整。”
望舒原本只想着届时找出穿上便是,闻言一愣:“还要特意熨烫?”
“自然要熨烫妥帖,悬挂起来,万不可折叠,需尽可能避免折痕。”
文嬷嬷神色严肃,“明日随行队伍中,难保没有刻意挑刺之人。我们需得事事周全,不留任何可供指摘的疏漏。”
望舒心中一凛,连忙让秋纹亲自去督办此事。
“还有,明日需早早备好热水,所有接旨之人,皆需沐浴更衣,以示虔敬。”
文嬷嬷继续叮嘱,“从外院到中门,路径两侧需清理宽敞,摆设器物一律挪远。
仪仗队伍行进,规制森严,稍有阻碍或冲撞,都可能被扣上藐视朝廷的罪名。
府内装饰尽量简洁,不必要的陈设先收起来。”
文嬷嬷一条条细细嘱咐,汀荷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要点;
汀雨则跑前跑后,将指令传达给各处管事。
待外围事宜安排得差不多了,文嬷嬷便开始亲自指导望舒的仪态规矩。
“东家,你先将诰命服穿上,习惯一下分量和行动感觉。
待练习完毕,再重新熨烫挂起。”
她让秋纹、汀雨、汀荷三人仔细观看她如何为望舒整理诰命服的每一个细节,如何在礼仪允许的范围内,悄声提醒望舒仪容是否端正。
三个丫鬟看得目不转睛,神情紧张,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环节。
而文嬷嬷教导望舒行礼时,要求更是极为严苛。
下跪的姿势、叩首的幅度、双手摆放的位置、乃至目光垂视的角度,皆有定规。
望舒只觉得浑身肌肉绷紧,每一个动作都需调动全部心神,不敢有丝毫轻慢。
她深知,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半点马虎不得。
心下暗忖,此番先学好接旨,万一将来真有机会面见宫中贵人,文嬷嬷怕是再难亲自指点,此刻更需用心。
光是这些准备事项与礼仪练习,便耗费了近一个时辰。
文嬷嬷让望舒自行将全套流程演练三遍,见她虽略显生涩,但已无大错,方才满意颔首。厅中几人皆松了口气。
随后,文嬷嬷又简单指导了王煜与林承璋两个孩子的礼仪。
好在孩童并不要求如成人般严谨,当今天子也算宽仁,通常不追究未成年者的细微失仪。
诸事交代完毕,文嬷嬷不顾夜色已深,执意连夜离开。
望舒知她顾虑,也不强留,亲自送至二门,心中充满感激。
送走文嬷嬷,望舒才发觉自己里衣已被汗水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