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半师之缘暗藏机(2 / 2)
望舒未曾料到,她这灵机一动的“顺杆爬”,竟真给王煜和林承璋“爬”来了一位半师。
更不知这一日上午,两个孩子在王爷那全然不按常理出牌的“指点”下,被折腾得如何狼狈不堪,却连一声苦都不敢叫。
看着兄长引着王爷往王煜所居的院落行去,望舒立刻唤来秋纹,低声急促吩咐:
“王爷今日不在林府,你速回去,将采买仆役之事尽快落定,还有那些心思不安分、逾越了规矩的,趁此机会一并处置干净。
务必在王爷回去前料理妥当,万不可留下话柄,污了兄长清名。”
秋纹心领神会,立刻领命而去。
望舒又派人火速赶往望乡茶楼,不仅要确保明日的包厢,还需打点上下,统一口径,绝不能在王爷面前露出马脚,显得自己办事不力。
虽只是细节,但在这些宗室贵人眼中,往往小事亦能影响观感,若被察觉,少不得又要多费唇舌解释。
既已决定明日便开始等候,那么接应的一应事宜都需立刻备齐。
舒适的软轿、宽敞的马车、缓解疲乏的药浴用料,乃至能让郡主喜欢、需从远处运来的特定山泉水……
一桩桩,一件件,望舒皆细致安排下去,务求郡主抵达后,能第一时间得到最妥善的照料,舒缓一路风尘。
诸事吩咐完毕,望舒才得以暂歇片刻,轻吁了口气。
因王爷在此,她今日是断不能出门了。
还需格外留意,绝不能让王爷与暂居零落院的卢先生父女,以及常来诊脉的青禾大夫碰面。
尤其是那位随行御医,更是需小心避开的对象。
一切,都需等郡主抵达后,视情况再定行止。
明日还需与二舅引荐的几位姻亲会面,商谈合作细节,只盼王爷莫要再这般突然兴起,打乱她的安排才好。
为防万一,她又寻来万嬷嬷,命她立刻派人去搜罗扬州城内最好的说书先生与清唱艺人。
自明日起,让这些人轮流前往望乡茶楼献艺,务必让王爷在等候时不至烦闷,安安稳稳地留在茶楼。
莫要无聊之下又返回宅中,扰了她的事宜。
一切费用,自然由她一力承担。这番布置,无非是想为自己争取些许腾挪周转的空间。
然而,到了午膳时分,望舒才发觉,自己这番“煞费苦心”,怕是白费了。
只见东平王满面红光,显得兴致极高,而跟在他身后的王煜与林承璋,则是发髻微乱,衣衫沾尘。
两个孩子额上颈间汗水未干,神情间带着明显的疲惫与一丝强忍的委屈。
尤其是林承璋,偷偷望向望舒时,那小嘴瘪着,眼圈微红,却碍于王爷与父亲的威严,不敢真的哭出来。
林如海在一旁含笑道:
“王爷今日被这两个小子逗得开怀,兴起之下,说是要收他们为徒。
因是两人,便各算一半,都认作‘半师’。”
原来,王爷这上午的“指点”,全然是兴之所至,毫无章法。
林承璋跳脱活泼,王煜沉稳早熟,性格迥异,反倒激起了王爷的玩心。
他时而考校文采,令其即景赋诗;
时而演练武艺,命其站桩蹲马;
兴致浓时,甚至让他们头顶水碗背诵兵法,或是蹲着马步对对联……花样百出,全然不知下一瞬会是何种考验。
两个孩子被这突如其来的、混合了文武的“折磨”弄得疲于应付,却又不得不勉力支撑。
东平王显然心情极佳,对望舒道:
“既然本王担了这‘半师’之名,也不能白占着。
这样吧,往后七日,每日上午,本王便过来好生‘教导’他们半日。
下午,本王再去城外茶楼等候小妹。”
他捋了捋短须,眼中闪着促狭的光。
“嗯,七日之后,便放他们松快松快。待小妹到了,本王再与她一同,好好操练这两个小子。”
望舒心中暗道,七日之后,我家煜哥儿早已随商队北上,怕是无法领略您与郡主“一同操练”的盛况了。
但她面上丝毫不露,只恭敬应道:
“能得王爷亲自教导,是他们的福分,望舒先行谢过王爷。”
心下却打定主意,此事还需私下请兄长在合适时机,委婉提醒王爷王煜的归期。
林如海亦对王爷拱手道:“王爷厚爱,如海感激不尽。只是衙门公务繁忙,恐不能日日相陪,日后便劳烦王爷自行过来了。”
东平王大手一挥,浑不在意:
“既已是他们的师父,林御史自去忙你的公务便是。林夫人也不必在此耗着伺候,都各自忙去,有他们两个小子陪着本王就够了。”
望舒抬眼,便见王煜与林承璋苦着小脸,齐齐躬身,声音带着些许有气无力:“是,师父……”。
看着连一向坚韧的王煜都露出这般神色,望舒又是心疼,又觉有些好笑。
杨佥事教导王煜,必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而这位王爷,全凭兴致,只怕是真让煜哥儿吃了些前所未有的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