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红楼双姝记 > 第136章 锦书暗度结深缘

第136章 锦书暗度结深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望舒万没想到,翌日一早,尹老夫人竟亲自带着子熙和行简过府来了。

她忙不迭地将人迎进府内,尹老夫人便要依礼先拜会东平王。

一行人转到王爷暂居的院落,通传后,王爷只隔着门淡淡应了一声,并未露面,那语气中的疏离与不耐,与平日同望舒、林如海相处时判若两人。

望舒这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平日所得的那几分温和,多半是沾了安平郡主的光。

尹老夫人对此却似司空见惯,面上毫无波澜,仿佛这走个过场的礼仪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她随即让云行简跟着王煜、林承璋他们一同去接受王爷的“教导”,王爷在屋内哼了一声,未置可否。

想来多一个少年在他眼中也不过是多一个“受罪”的,并无分别。

望舒这才引着尹老夫人和子熙回到自己的正院花厅,吩咐上了新茶和几样精细茶点,方才试探着问道:

“老夫人今日亲自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吩咐?”

不等老夫人开口,子熙便抢着道:

“我昨儿晚上回去就跟祖母说了那事儿,祖母听完,当即就说今儿要亲自过来一趟,也不告诉我为什么,神神秘秘的。”

望舒将目光转向尹老夫人,带着询问。

老夫人不疾不徐地端起青瓷茶盏,轻轻撇去浮沫,抿了一口,才缓缓道:

“林夫人不必多心。

老身不过是听说府上煜哥儿不日便要北归,特来送个行。

子熙这丫头不懂事,还是行简昨日回来说起,我才知晓。

原以为孩子们怎么也得再盘桓一两个月,没想到行程这般急切。”

望舒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语气带着为人母的无奈与牵挂:

“老夫人体谅。为人父母者,谁不盼着儿女承欢膝下?

只是北地婆母年事已高,每封家书之中,字字句句皆是思念孙儿之情。

就如同老夫人您,若是一日不见子熙在眼前,怕也是要时时惦念的。

我婆母独自在家,难免孤寂,只好让煜哥儿早些回去,也算是代我在她老人家跟前略尽孝心。”

尹老夫人放下茶盏,神色缓和,带着长辈的通达:

“林夫人莫要误会,老身并无怨怪之意。

今日前来,一是送行,二也是备了份薄礼,想必这礼,林夫人应是喜欢的。”

她目光温和却洞察,“你心中所虑之事,尽可放心。

老身活了这把年纪,阅人无数,那些口蜜腹剑、趋炎附势之辈见得多了。

难得遇见林夫人这般人品端方、行事细致又懂得体贴人的小辈,心中自是愿意亲近。”

她说着,轻轻拍了拍身旁子熙的手背,带着几分宠溺与无奈。

“似我家这丫头,心思单纯,若遇上那等心思深沉的,给人画个圈,她自个儿就高高兴兴跳进去了。

你托付的那桩事,我自会与子熙她娘分说。

这丫头昨晚缠了我许久,恨不得我立时逼着她娘明日就登荣国府的门呢。

说来也奇,她这跳脱性子,也不知怎的,就合了府上林姑娘的眼缘,两个小人儿脾性南辕北辙,倒能玩到一处去。”

子熙在一旁听得不依,扯着祖母的袖子撒娇:

“祖母,我哪有您说得那么不堪?

黛玉妹妹就跟那天上的仙女儿似的,谁见了不喜欢?

而且她待人再真实不过了,高兴就是高兴,喜欢就是喜欢,从不似外头有些姑娘,面上堆笑,背地里不知怎么编排人呢。

您不也顶喜欢姑姑吗?我喜欢黛玉妹妹,就跟您喜欢姑姑是一个道理。”

尹老夫人被孙女这番歪理逗得气笑了,指着她对望舒道:“你听听这歪理,合着老身我这是凭空降了辈份儿,跟你这姑姑成了一辈了?”

说笑归说笑,老夫人随即敛了神色,转向望舒,言归正传:

“林夫人,今日老身先将这礼送上,也好让你安下心来。”

她说着,从身旁嬷嬷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小匣,打开后,里面是两封缄口的信。

“这是子熙她祖父亲笔所书。

这一封,是写给他的老酒友,魏老将军的。

魏老将军驻防之地,离你们北地王家不远。

府上煜哥儿既然有志于武举,多认识一位沙场前辈,多条门路,总不是坏事。”

她将第一封信递给望舒,又拿起第二封,语气更郑重了几分:

“这一封,算是备选,端看府上是否合意。

我家老爷子想为府上哥儿推荐的,是一位从不涉足科举、游学天下了一辈子的奇人。

此人姓墨,名迁,字守拙。

老爷子对他极为赏识,言其学识渊博如海,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乃至医卜星相、兵法杂学,皆有涉猎,且并非浅尝辄止。

他每至一地,最多停留一年,从不娶妻,亦不收徒。

曾自言,须待年过花甲,心性沉淀之后,或会择一顺眼弟子,传承所学,也为自己寻个养老送终之人。

算来,他还有四年方至六十之期。”

老夫人顿了顿,眼中带着回忆之色:

“听老爷子说,此人癖好独特,随身行李别无长物。

唯独书籍足足装了一马车,真不知他那马车是如何拉得动,又如何能随着他跋山涉水的。

他所藏兵法典籍,据说也颇有一些孤本、残卷。

府上若有意,可等几个月后他游历至北地时,让煜哥儿先去见上一见,看看能否入得了他的眼,结下这份师徒缘法。”

望舒听着,心中再次被巨大的震惊与感激充斥。

这哪里是薄礼?分明是两份沉甸甸的机缘。

魏老将军的引荐信,可助王煜在军中打开人脉;

而这位墨迁先生,若真有尹大学士所言那般才学,简直是可为师、亦可为父的绝佳人选。

这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不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