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新居宴客显峥嵘(2 / 2)
“为兄想将此画装裱后,派人送往京中,给玉儿瞧瞧。你觉得可好?”
望舒凝神细观画作,脑中回溯着那夜灯火楼台、笑语喧哗的景象,听得兄长此问,不由抬眸望去。
她心下飞快转念,思索兄长此举深意。
为何偏偏要送这幅画给黛玉?
片刻,她豁然开朗——兄长这是受了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深知黛玉在贾府需要来自林家的底气支撑!
画中旁人面目虽模糊,但那东平王将手随意搭在璋哥儿肩头、似在指点站姿的亲昵情状,却是刻画得清清楚楚;还有自己与子熙陪伴在安平郡主身侧,言笑晏晏的模样,亦是清晰可辨。
这哪里是寻常画作?
分明是一封无声的宣告,昭示着林家与王府、郡主的亲近关系,足以让贾府中那些势利眼心生忌惮,不敢轻慢了黛玉去!
想通此节,望舒唇角漾开明澈的笑意,赞道:
“兄长此画,意境与用心皆是极妙!
正当尽快裱褙起来送去。
小妹这边可着人定制一个稳妥的木匣。只是……”
她指尖轻点画面上林如海独自凭栏远眺的一处。
“兄长独立此处,景致虽好,题诗旁略觉空疏了些。不若再劳动王爷大驾,于此补题两句,如何?”
林如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甚好。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吧。”
此事说来顺利,却也费了番周折。
东平王见了此画,竟爱不释手,想要私藏,经望舒与郡主一番说道,方才不情不愿地归还。
题诗时,他斟酌良久,方挥毫落墨,又郑重其事地钤上了自己的王印,口中还念叨:
“此画既有本王印鉴,便是本王认证过的。
他日若流传在外,被本王瞧见,定要收回府中珍藏!”
画作风波方才平息,郡主府那位神秘的“二爷”终于抵达了扬州城外。
东平王亲自出城相迎,直接将人安置在了已然准备停当的郡主府中。
到的第二日,王爷便发下话来,让望舒在郡主府中设下两桌宴席,令两边亲友仆从先行小聚,熟悉一番。
所幸郡主府与望舒宅邸相距不过五里,往来尚算便宜。
只是这宴席操持,又是一番劳心劳力。
望舒一早便过去打点安排。
朱姓乃是国姓。
这位朱家二老爷,当年负气远走西南,辗转四十载未曾归来。
据说后来在边陲立下赫赫战功,得封西南侯。
直至踏入修缮一新的郡主府,望舒方知,这位西南侯竟是携家带口,儿孙满堂地来了!
人口之多,颇出意料。不仅儿子们皆已成年,孙辈亦已娶妻,那位孙媳温氏,更是身怀六甲,腹部已明显隆起。
郡主府经过此番精心修缮,气象果然不同。
虽未逾制,但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透出皇家的雍容气度与百年世家的沉淀。
入门便是偌大的影壁,上刻福寿连绵图案,以水磨青砖细密拼成,光滑如镜。
绕过影壁,但见庭院开阔,以青石板铺就甬道,两侧移栽了数株姿态古拙的罗汉松与玉兰树,绿叶婆娑。
沿着抄手游廊蜿蜒深入,廊柱皆以朱漆新髹,廊下悬挂着精致的八角宫灯,虽白日未点,亦可想见夜间华彩。
穿过一道月洞门,便是正院。
厅堂轩敞,地面铺着光可鉴人的金砖,家具多是紫檀、花梨木打造,款式沉稳大气,摆设的古玩玉器虽不多,却件件是精品,于低调中显露出不凡的底蕴。
后花园更是引了活水,凿池堆山,亭台水榭点缀其间。
虽不及江南园林的纤巧,却自有一番疏朗开阔的北地风情,又融入了扬州的秀雅,可谓相得益彰。
此次宴席设在府内最大的花厅。
因男女有别,特以一座十二扇的紫檀木嵌螺钿山水屏风,将厅堂巧妙分隔为内外两处。
屏风工艺精湛,画面层峦叠嶂,云水苍茫,既保证了空间的相对独立,又不至于完全阻断视线与声息,颇得“隔而不断”之妙。
外间设一桌,由东平王、西南侯、林如海、何御医并几位朱家的爷们落座;内间亦设一桌,则是由安平郡主主持,望舒作陪,招待西南侯的女眷们。
西南侯的儿媳姓刘,乃是当地一位苗族土司的独女,性子显然与江南闺秀迥异。
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子山野般的爽朗与直接,言谈行事不甚拘泥礼法。
而其媳温氏,则似是江南本土的大家闺秀出身,虽怀着身孕,行动间仍保持着良好的仪态,身后跟着两个丫鬟小心翼翼搀扶。
宴席之间,常见那刘氏欲要说话或动作时,温氏便会在桌下轻轻拉扯婆婆的衣袖,或是暗暗示意。
刘氏便会即刻收敛或转换话题,婆媳间默契十足,倒也有趣。
因朱侯爷携来的子侄、女眷着实不少,璋哥儿此次便未跟来,只林家兄妹并朱家一众亲戚参与。
饶是如此,内间这一桌也是坐得满满当当。
朱侯爷似乎并无妾室,但儿子却有好几位,庶出的女儿亦有数人。
一时间钗环叮当,语笑嫣然,望舒初来乍到,面对着这一大群陌生面孔,只觉眼花缭乱。
名字与人对上号都需费些功夫,全仗着身后心细的汀荷不时低声提醒,方不至失礼。
宴席气氛正酣,各样精致菜肴流水般奉上,皆是望舒依据南北口味精心调配。
正闲话间,忽听得一个颇为响亮、带着几分异域口音的女声响起,语气直白得近乎突兀:
“原来你是个寡妇啊……”
满桌笑语霎时一静。
望舒抬眸望去,只见发问者是一位打扮颇为鲜艳夺目、身上缀满银饰的年轻姑娘,正睁着一双大眼,毫不避讳地看着自己。
这是第几姑娘来着?望舒心下微顿,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静待其下文。
??刚好啊,修改完,1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