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长夜寄 > 第294章 悲伤过度

第294章 悲伤过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消息传到汝南郡公府时,周薇正魂不守舍地倚在窗边。手中的暖炉哐当一声跌落在地,炭火滚出,在青石地板上明明灭灭,最终化作一缕青烟。

她整个人如同被抽走了魂魄,脸色煞白,直挺挺地站在那里,望着皇宫的方向,嘴唇哆嗦着,却连一声姐姐都喊不出来。泪水无声地汹涌而出,带着无尽的悔恨与绝望。

而在鸽子桥的小院里,宋周氏听到街面上的骚动,手中的针线篮打翻在地。她走到院中,听着那代表国丧的钟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喃喃道:国后啊,听说还很年轻……

就连酒楼茶肆里,往日的高谈阔论也变成了低声的唏嘘。

听说国主悲痛欲绝,几日水米未进了……

国后贤德啊,可惜了……

宫里那架她最爱的烧槽琵琶,据说再也无人能弹出那般神韵了……

满城缟素,哀声不绝。冬月的金陵,因这位才情横溢、贤德兼备的皇后的离去,而显得格外萧瑟寒冷。

白未晞站在小院的柿树下,听着风中送来的零星哭泣与钟声余韵,深黑的眼眸里映不出悲喜。

在这举国同悲的丧仪中,最令人唏嘘的,是国主李煜那逾越常礼的哀恸。

宫人们私下相传,当周娥皇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守在榻前的李煜竟如失魂魄。

他没有立即安排后事,而是扑在妻子已然冰冷的身体上,痛哭失声,状若疯癫。

任凭内侍宫人如何劝慰,也无法将他拉开。

他紧紧握着周娥皇枯瘦的手,一遍遍呼唤着她的名字,涕泪交加,闻者无不心酸落泪。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年轻的国主完全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之中,几乎不理朝政。他亲自为周娥皇撰写诔文,字字血泪,句句含悲,回忆往昔恩爱,痛诉天人永隔之恨。

他下令宫中一切从简,却对周娥皇的丧仪规格极尽考究。他时常独自徘徊在瑶光殿外,望着那曾经充满着他们琴瑟和鸣的记忆,如今却空空荡荡的殿宇,黯然神伤。

有时甚至会在深夜,穿着单薄的衣衫,跑到周娥皇灵前抚棺痛哭,任寒露打湿衣襟,神情恍惚,仿佛随时可能追随而去。

因悲伤过度,他需持杖才能支撑行走……

市井巷陌间,百姓们交头接耳,既感于国主的深情,又不无忧虑。

“听说官家在灵前哭晕过去好几回,是真伤心的!”一个老者在茶馆里拈须叹息,“如此伉俪情深,实属难得。只是……”他欲言又止,摇了摇头。

另一个茶客接话道,“国后贤德,走得可惜。可官家这般……长久下去,北边那边……”

而在庙堂之上,大臣们的忧虑则更为直接和深重。

枢密副使在私底下与同僚议论时,眉头紧锁:“陛下哀痛过甚,无心朝政。如今北边虎视眈眈,朝政积压,长此以往……”

“是啊,”另一位官员附和,“昨日我递上的淮南军报,至今未有批复。”

一位老臣捋着花白的胡须,忧心忡忡:“陛下与国后情深意重,我等岂不知?然陛下为一国之主,当以社稷为重啊!”

“最可虑者,”一个声音压得更低,“是陛下将那份《昭惠周后诔》颁示天下,字字泣血,固然感人,然其中‘鳏夫’自称,实是有失君体。若传到东京,只怕赵宋更要轻视我江南了。”

这些议论,在金陵城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流动。白未晞行走在街头巷尾,静静地听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