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再度启程!(2 / 2)
天临码头帆樯林立,舳舻相接。
秦家的船队泊在最大的泊位上。
五艘高大的货船首尾相连。
吃水颇深,显然满载着货物。
居中一艘尤为宽敞的客货两用船。
便是顾铭一家此行所乘。
秦沛亲自来送,身后跟着管家和几名得力伙计。
“长生,明月。”
秦沛看着面前一对璧人,又看看温婉的苏婉晴和灵动的阿音。
“一路顺风,到了金宁安顿好记得捎个信回来。”
“岳父大人放心。”
顾铭恭敬应道。
“一切有劳岳父打点。”
秦明月看着父亲。
眼中难得地流露出一丝眷恋。
“父亲保重身体。”
“行了,上船吧。”
秦沛挥挥手,示意管家将最后几样精细物件送上船。
“船上管事姓周,是自己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
顾铭一行人登上了居中的那艘船。
船工解开缆绳。
粗壮的号子声响起。
沉重的船锚被绞盘缓缓拉起。
哗啦带起大片水花。
巨大的船帆在桅杆上缓缓升起吃满了风。
发出鼓胀的声响。
船身微微一震离开了坚实的码头。
向着宽阔的江心驶去。
顾铭与三位妻子并肩立在船头。
回望渐渐远去的天临府城廓。
城墙、楼阁、熟悉的街市轮廓……在视野里一点点模糊、缩小。
风拂过面颊。
带着江水特有的湿润气息。
此行。
是告别。
亦是新的开始。
船队沿着青江顺流而下。
先是朝南,随后一路向东直奔金宁。
除了中途有段河道会短暂途径江西道,水道有些枯竭,需要纤夫拉船外,其他都是顺风顺水。
第二天正午,船队就进入了江西道。
青江蜿蜒曲折,短暂的在江西道境内有几十里的弯折。
江西道的大旱也波及到了这段河道。
很快,周围的水位就肉眼可见的降了下去。
船队下锚停下,管事老周坐了艘小船去河边找纤夫。
很快,就带着几十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纤夫靠近了河道。
将十几根手臂粗的纤绳套在了船上,开始拉船。
旁边还有几个红光满面拿着鞭子的监工。
纤夫们喊着号子,肩膀被纤绳磨得通红。
顾铭在船舷上看着这一幕,默默叹了口气。
刚刚老周已经和他说过了。
今年江西道大旱,这些纤夫大多都是逃难过来的。
这里附近靠近江南道,还不算真正的灾区,勉强能找到活计。
但也只能是保证人活着罢了。
这四十个纤夫拉二十四里路,只需要给八两银子。
甚至赶不上顾铭前天在松竹楼请客的一顿饭钱。
这是顾铭也真正理解了他抄的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了。
此时,一名白发苍苍的纤夫脚下打滑,跌在了泥滩上。
旁边的监工立刻咬牙切齿地冲上去,一鞭子就抽在他背上:
“腌臜东西,惯会躲懒!”
阿音被吓得捂着眼睛躲到了苏婉晴后面去。
秦明月皱起眉头,苏婉晴也一脸不忍。
顾铭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指着那名监工喝道:
“住手!”
老周看了看顾铭几人的神色,立刻劈头盖脸地骂道:
“狗东西别打了!我家姑爷心善,见不得这些,再做这些事来膈应贵人,我立刻找其他人。”
刚刚对纤夫气焰嚣张的监工,立刻换了副面孔,一脸谄媚: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顾铭抬了抬手,又放了下去,不想再多解释。
过了这段河道后,青江重新向东流入江南道。
接下来的旅程就没有任何情况发生。
船队顺流而下,于第三天下午便抵达了金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