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柳徵的实力(1 / 2)
次日辰时,晨光穿透薄雾。
顾铭再次踏上了流泉巷的青石板。
漱玉琴室的木门虚掩着。
推门而入,柳徵正盘坐在蒲团上。
顾铭老老实实在他对面跪坐下去。
柳徵眼皮一抬,枯瘦的手指毫无预兆地扫过琴弦。
“铮——!”
一串刺耳的噪音炸开,几乎撕裂顾铭的耳膜。
“听清了?”
柳徵撩起眼皮,浑浊的眼珠盯着他。
顾铭耳廓微动,方才那串杂乱无章的音符,在他脑中已被自动拆解、归位。
宫、商、角、徵、羽。
一个不差。
连其中两个略略偏移的音,都清晰可辨。
“宫音起,商音落,中间夹了变徵。”
他答得平稳。
柳徵鼻腔里“哼”出一声。
不知是满意还是不屑。
他猛地抓起那张琴。
“哐当”一声掼到顾铭面前。
琴身砸在矮几上。
两条细长的裂纹似乎更明显了些。
“看看你的指法。”
柳徵吐出两个字。
自己往后一仰闭目养神。
没有讲解也没有示范。
顾铭深吸一口气。
指尖试探着压上冰凉的琴弦。
“嗡……”
柳徵毫无反应,仿佛已入定。
顾铭凝神。
回忆林闲拂弦的角度、力道。
指尖再次落下。
“铮!”
这次清亮了些。
顾铭也不再紧张,指腹在粗糙的丝弦上反复摩擦、按压。
寻找那稍纵即逝的“准头”。
寂静的琴室里。
只有单调枯燥的拨弦声。
一遍又一遍。
西城。
秦明月立在崇文书社的黑漆匾额下。
青砖门楼气派轩昂。
出入的学子皆着绸衫,步履匆匆。
门房是个精瘦老头。
眼皮半耷拉着:
“这位小郎君,寻人还是访友?”
“看看。”
秦明月声音清朗,递过一小粒银子:
“烦请引荐社内主事夫子。”
老头掂了掂银子,老脸笑成一张菊花:
“郎君随我来。”
穿过门楼后的影壁。
一段游廊连接着宽阔的厅堂。
朗朗读书声自窗内传出,抑扬顿挫。
廊下挂着木牌。
“经义精讲,甲字厅,张夫子。”
“策论破题,乙字厅,李学正。”
引路的老头压低声音介绍道:
“张夫子是大历十五年的举人,李学正更了不得,曾入国子监讲学。”
他推开乙字厅的花窗一条缝。
厅内,一位清癯老者端坐高台。
下方二十余名学子伏案疾书。
只闻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
“课时和束脩如何?”
秦明月目光扫过学子们专注的侧脸,低声问道。
“上一天,休一天。”
老头也压着嗓子。
“束脩嘛,自然比市面上贵些。可夫子是真有本事!押题准,讲得透!”
“今年院试秋闱,乙字厅六十名学子考中了二十八个。”
“去岁的乡试春闱,甲字厅三十二名生员考中了五个举人。”
他努努嘴,指向角落里一个奋笔疾书的青衫学子。
“瞧见没?上月才从城南集贤社转来的!来听过课后连那边的束脩都不要了。”
秦明月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通过率,确实是有些骇人了。
难怪连门子都这么傲气。
她离开喧嚣的乙字厅。
独自沿着回廊缓行。
廊外一方小池。
残荷枯立。
池边石凳上。
几个学子正低声争论着什么。
面红耳赤。
手中书卷翻得哗啦作响。
“此句当以《朱子集注》为本!”
“不然!陆象山心学亦是正源!”
“乡试主考乃江南道布政使,他可是传统儒学上川学派的门人,尔等不知?”
争执声不大,却观点清晰。
秦明月驻足听了片刻。
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