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寿礼:风涟刀(1 / 2)
成德帝的声音不怒自威:“罗成就,朕不信邪,更不听谗。朕的皇子,岂容你来构陷?”
罗成就吓得跪伏在地,浑身颤抖,额头抵着冰冷的金砖,一句话也说不出。成德帝冷冷地瞥他一眼,挥袖转身:“拖下去,交由刑部议罪。”
罗成就被殿前侍卫押走。殿内鸦雀无声,群臣屏息,卫弘睿立于班列之中,面如土色,指尖发颤,冷汗浸透朝服,背脊如坠冰窟。
他万万没料到,自已精心设计的局,竟被崔一渡悄然化解。更可怕的是,成德帝迟早会知道这蜡烛是自已帮崔一渡准备的,现在手下吏员借机发难,他该如何自救?
他忽然明白,崔一渡并非江湖草莽,而是深藏不露的阴谋家,明明早已看穿一切,却不动声色,任他自缚蛛网。连那艾草纹路都早已算准,宫中禁用异香,唯檀香和艾草可近帝王身。
送“福寿”蜡烛,是罪;改成“艾草”,是理。
一念之差,乾坤倒转。
崔一渡垂手肃立,目光低敛,静待成德帝表态。太子亦是一言不发,眉眼低垂,仿佛置身事外。
魏太师则是把卫弘睿的惊惧神色尽收眼底。他唇角微不可察地一动,似笑非笑,心想:这朝堂风云,终究是聪明人与更聪明人的博弈。大皇子,你还是着急了,你的手下如此愚蠢,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自此之后,东宫之势,你如何撼动!
成德帝瞪了卫弘睿一眼,说道:“今日之事,朕不希望再发生,也不希望再听到任何无端猜忌。”言罢,拂袖转身,龙袍划出一道冷峻弧线。
殿内烛火微动,映得众人神色不定。
崔一渡依旧垂首肃立,仿佛之前的险情与他无关。可那指尖轻捻袖口的动作,却泄露了三分警惕。
卫弘睿僵立原地,冷汗沿脊背而下,忽然觉得众臣投来的目光如针,刺得他无处遁形。他想辩解,却知此刻一开口便是自曝其短。
那对蜡烛已被内侍送回成德帝寝宫,无人再提。可他知道,自已已在帝王心中种下猜忌之根。十余年的经营,将倾覆于无形。
崔一渡走到卫弘睿面前,低声道:“皇兄,没想到你的好意,竟被罗成就这样的人利用,实在令人气愤。”
“是啊,真是没看出来,这人如此歹毒,竟然敢诬陷三弟,真是死有余辜。”卫弘睿冷着脸,目光闪躲,不敢对上崔一渡的视线。
“走吧,我还要回府陪王妃赏花呢。”
“三弟真是好雅兴!”
……
崔一渡刚回到景王府,江斯南已经在梅园小亭等候,一见到崔一渡便起身迎上:“殿下!”
江斯南正要行礼,却被崔一渡抬手制止:“你我之间,何须多礼,叫老崔更好听些。”
江斯南挠挠头:“是,老崔殿下。”
崔一渡笑道:“这个称谓有新意。”
江斯南说道:“方才王妃带我去探望了屹寒,他的伤势已无大碍,只是仍需静养。没想到‘煞夏’余孽卷土重来,他们没伤到你吧?”
崔一渡摇头:“我无恙。经此一战,‘煞夏’头目已被斩杀,余党溃散,不足为患。”
江斯南松了口气,压低声音:“那就好。屹寒说‘煞夏’是太师党的鹰犬,何不启奏皇上,把太师一并拿下?”
崔一渡眸光微沉:“那些杀手是死士,没有口供,也拿不出证据。况且太师根深蒂固,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眼下需稳住阵脚,静待他自露破绽。不说这些了,说说你自已吧,我离京这些时日,你在忙什么呢?”
“我啊……可忙了,要看着我的星辉阁,还要跑城外工地,视察新造的园子进度。”
“园子,什么园子?”崔一渡不禁好奇,“你在京城的江家别院不够住吗?”
江斯南笑道:“现在的别院在繁华地段,来往喧嚣,不适合静心。我买了城外一处地皮,有竹林,也有水潭,环境清幽,打算建成一座度假别院,名为‘惜园’,将来邀你小住几日,咱们品茶舞剑,避世偷闲。”
崔一渡眼中泛起兴致:“竹林清潭,倒是幽雅之地。待园子建成,我定要去多住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