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这导弹是我们能造出来的?(2 / 2)
这主动雷达制导的话倒是可以理解。
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就是将制导雷达集成到导弹里面,让导弹成为雷达的载体。
可制导雷达体积这么大,我们现在真的可以做到吗?”
秦风意外的看了一眼屠守锷,没想到他居然能够如此准确的猜出主动雷达制导的原理,不愧是未来的院士级大佬。
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后,秦风便颔首说道:“没错,红外制导其实就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捕获和跟踪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来实现寻的制导的技术。
舰船在开动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红外辐射源。
相较于雷达制导,红外制导的优势就是不受电磁干扰而且末端探测精度高。
不过这种红外制导技术也有着缺点,那就是探测距离太近。
所以这就需要结合主动雷达制导技术使用。
主动雷达知道就和屠工说的一般,把一颗小型化的火控制导雷达塞到导弹里面。
如果是之前的话可能做不到,但现在我们想要知道这一点却不难。
不过主动雷达制导也有着它的缺陷。
一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二是大范围搜索能力强,但末端精度不高。
红外制导具备的末端高精度就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而且还可以增加导弹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复杂的战场环境。
这就是复合制导的优势,至于能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只有在做了之后才知道。”
秦风简明扼要的说明了这两种制导方式的优缺点,这也让任新民他们四人对于这两种制导方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如果我们的反舰导弹真的能够集成这两种制导模式于一体,也就是秦副部你所说的复合制导模式。
那它必然会成为敌人所有舰船的噩梦。
如果我们把它装备在快艇上的话,未必不能做到蛇吞大象,面对美帝的航母战斗群,我们或许也不用如同之前一般束手无策了。
秦副部,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既然你已经提出来了,那么肯定是有解决办法的,是吧?”
任新民眼神带着期待看向秦风。
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对于秦风还是有所了解的,如果不是有把握搞出来的话,他是不会在这种时候提出来的。
秦风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道:“看来你们已经有些了解我了。
我打算成立一个鹰击反舰导弹联合项目组。
沈阳光机所、东北电子科技研究所、龙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无线电厂再加上你们航天所五家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加入。
项目以你们航天所为主。”
随即秦风看向了任新民:“你身为航天所所长,擅长总体领域,所以这个项目由你担任项目总师。”
任新民闻言跃跃欲试道:“我没有问题,秦副部你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完成这个任务。”
这可是反舰导弹,就连国外都还没有同类的武器。
如果这个项目能够在他的手中诞生的话,对于他乃至整个项目组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更何况现在的龙国急需这款武器装备。
至于AT-3反坦克导弹倒是用不了他们几个出手,在所内找一个能力出众的人作为项目总师就行了。
三个项目都已经有了着落,接下来就是成立项目组的事情了。
不过任新民作为项目总师,这件事情交给他负责就行了。
无论是光机所、雷达厂下属的电子科技研究所亦或者是其余两家单位,只要秦风一声令下他们都会通力配合。
随即这三个项目便在秦风的拨款之下同时启动。
这三个项目当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复杂的自然就是冥河反舰导弹了。
不过它现在有了一个龙国版本的名字——鹰击1岸基反舰导弹。